第185部分(第4/5 頁)
這位貌不起眼的書生竟然提出了與參謀司第二份預案相差無幾的戰術構想。
龐嶽按捺住心中的驚愕,繼續聽,不料越聽越無法平靜。
參謀司的第二份預案僅僅是著眼於荊州周邊,而陳英卻在輕描淡寫間描繪出了一個基於整個湖北的佈局。若此方案付諸實現,這湖廣的天怕是也要為之一變。
而這卻又僅僅是出自一個未曾執掌兵事的書生之口,試問這又怎能不令人稱奇?
布衣敝履,參知百萬雄兵。難道世上果真還有這等奇人在?
聽罷,稍微平復了一下心情,龐嶽站起身,端端正正行了一禮:“多謝先生教我,龐某方才多有失禮,還望先生海涵。”(未完待續。。)
第三十六章 此計一出風雲動,吾輩豈能惜此身
那陳英見龐嶽行禮,卻也不推辭,大大方方地受下,而後也正衣冠、滿臉肅穆地回了一禮:“請龐大帥也受陳某一拜!”
龐嶽有些疑惑:“先生這又是為何?”
陳英坦然一笑,神色重歸鄭重,語氣近乎斬釘截鐵:“不為其他,只為這當今天下,唯有龐大帥堪稱拯救漢家江山第一人也!”
聽到這話,龐嶽心頭猛地一顫。稍定心神,不動聲色道:“驅逐韃虜,恢復漢家江山,本就該是我大明武將固有之責,只是龐某何德何能,敢當得先生這第一人的謬讚?”
“為良將者,首要五字乃智、信、仁、勇、嚴。”陳英不慌不忙,娓娓道來,“龐大帥少年從軍,以戰功崛起於行伍之間,深諳用兵之道且貴在因地制宜,屢屢以寡擊眾,以弱勝強,以劣勢之軍卻能守贛南,退豫酋,平兩廣,護得大明半壁江山,此之為智也;昔日韃虜兵掠江西,朝野上下人心惶惶,龐帥卻能不忘當初允諾,置自身安危、宵小非議於渡外,親提麾下虎賁千里救駕,護得天子周全,此乃信也;龐帥執掌湖廣都司以來,善待軍戶,寬厚愛人,苦心經營,為民謀利,是故仁亦存也;當初豫酋親率虜師南侵,聲勢何其浩大,色厲內荏如黃朝宣之流,空有兵馬在手卻唯有兩股戰戰、縮首不前,自詡忠義似何騰蛟之輩,亦僅能龜縮堅城,猶如蛇鼠。唯有龐帥能知難而上,率麾下健兒與敵血戰於野。此若非勇,則孰為勇乎?此番王氏兄弟起事於襄陽。龐帥順應天意舉兵北上,所到之2處秋毫無犯。既無害民之行,亦無魯莽報復之舉,全軍上下令行禁止,如同一人,龐帥治軍之嚴,亦由此可見一斑。”
“先生過獎了”龐嶽才只說出這麼一句自謙之語,那邊,陳英卻又搖頭嘆息,連稱可惜。見狀。龐嶽又問:“先生這又是為何人何事而可惜?”
“不為他人,正是為龐帥。”
龐嶽頓時啞然失笑:“方才先生的一番誇讚,令龐某自己都有些汗顏,怎麼才這麼一會兒,龐某卻又成了可惜之人了?”
陳英長舒一口氣,徑直看著龐嶽的眼睛:“龐帥兼有智信仁勇嚴,固然當世之良將也。然則豈有蛟龍興於淺淵,猛虎臥於犬舍?辰州地小,不足以成全龐帥之壯志。而龐帥侷限於這一尷尬處境。也似乎有太多顧慮,導致掣肘過多,不能施展身手,若長此以往。不免會錯失良機,英雄遺恨。”
“先生是說……”
陳英爽朗一笑:“在下什麼都沒說。眼下正是龐帥破局的良機,只要此戰成功。湖北局勢必將為之改觀,龐帥先前之困境自然也就迎刃而解。”
龐嶽心頭萬千思緒飛過。沉吟片刻,故意發問:“便依先生之計。縱使一戰功成,對湖北局勢的改觀自是必然,對龐某個人困境的化解卻又是如何說?”
這時,陳英卻只是笑而不答了,少傾,笑容漸斂:“但不知龐帥是否明瞭,在下的此番拙計雖有成功的可能,卻也不乏風險。一旦不成,重則,龐帥麾下兵馬將蒙受巨大損失,能否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