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部分(第1/5 頁)
書院西側並列為二進一院的範公祠。
丁志恆講的慷慨激昂,這是鄧縣百姓為紀念范仲淹所建,七百年間香火從不間斷。
範公為天下人的道德楷模就不要說了,範公建了花洲書院後,辦公時間之外也到書院講學。一時鄧州文運大振。
范仲淹的兒子,就是官至觀文殿文學士的範純仁,以及官至崇文院校書的張載,曾任鄧州知州的韓維,均師從范仲淹學於花洲書院。
北宋治平四年,黃庭堅任葉縣尉時,曾到花洲書院瞻仰範公遺蹟,作詩云:範公種竹水邊亭,漂泊來遊一客星。神理不應從此盡,百年草樹至今青。《山谷詩注。百花洲雜題》
北宋紹聖二年,范仲淹的四子範純粹任鄧州知州,整修了花洲書院。從南宋至明朝,花洲書院屢圯屢修,曾為鄧州州學。
想必近千年的香火,範公已經成神。
本著見廟見祠都進去燒香上香油錢原則,江容拈了三炷香供上。
大家都拈香拜祭先賢。
拜完範公,丁志恆帶著眾人去逛百花洲。
書院東側是百花洲,緊臨鄧縣的古土城牆。佈局為南山北水,洲南由各具特色的峭壁假山,五峰山和別有洞天組成。別有洞天假山將南北隔離,洲北湖內大小三島,島上有范仲淹與民同樂的嘉賞亭及菊花臺。
百花洲是蘇州園林風格,湖島將全湖劃分為大小水面,洲東面為自然收放線的溪流,北端有石舫“香舟”,中段臨水有扇亭,月到風來亭。
南北湖的池水約有六七畝。
湖岸置天學碧海,琴韻書聲,明月之音,水月淨天,學海行舟,清風天籟及聽雨軒,百花堂諸景。
百花洲裡的石園以欣賞石欄,石景為主。賞石園北為五峰假山,**石舫和長廊,思範亭,別有洞天,形成一條完美的園林風景線。園內有龍首山,五峰山,不欺堂,松風軒,思範亭。龍首山置瀑布迭水之景,湖水西經玉帶橋與硯池相連,北穿洞天福地與百花洲貫通。沿湖北岸曲廊東行,可登上城牆。城頭建倉頡亭,向南隔文昌閣與春風閣遙遙相望。
春風閣居城牆東南角最高處,巍巍壯觀,它是鄧縣文運昌盛的象徵。城上松柏森森,城內曲流潺潺,城外碧水環保,實乃一處絕美的人文景觀。
一路丁志恆仔細講解景色的妙處,碰到有匾額題字的地方,就停下來同明拙仔細參詳。
江容感覺此處園林既有北方建築的格局,又有南方園林的格局,有蘇州園林的味道,而又甚為大氣。
走完百花洲後,丁志恆帶著大家回到書院,繼續往北走。
接著就是春風堂。
丁志恆講解道,春風湯為范仲淹建立,是書院講學之地,《岳陽樓記》便誕生在這裡。其左右兩側為山長室,教習室,齋舍,由廊房連線。
此時正值學子下課之季。
江容看到一群學子魚貫而出,不禁想起從前自己唸書的光景。
忽然有人衝過來,江祥擋在江容身前。
來人高興地說,“明拙師兄,江容,我是張一傑啊。”
明拙略略讓開,張一傑撲了個空,險些摔倒。他也不以為然,站穩後還在大叫,“我遠遠地看著就是你們,一看果然就是。你們不認得我啦,江容,我們以前一起同學啊。”
江容大失驚色,怎麼在這裡碰到認得的人了,這隻大嘴巴也太大聲了些。
江容示意江祥攔住張一傑說話,不讓他再講吓去了。
江祥出聲說,“原來是衛家小姐的同窗,不知怎麼會在這裡呢。”
丁志恆在旁邊尷尬的解釋,“張少爺熱情豪爽,一激動起來,說話都不帶停的。”
張一傑繼續興奮地說,“這麼多年,你都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