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3/5 頁)
一個月。其實自己地軍糧只剩五六天之用。若是丁淮晚來幾日。恐怕長社就是自己地葬身之地。
在後怕地同時。皇甫嵩更加佩服丁淮地智勇雙全。左慈道長地弟子果然非同凡響。僅僅兩戰便幾乎完勝地取得了南陽戰事地結束。看來。此次平叛黃巾地首功必然在此人身上。長社之戰恐怕也是需要多依仗丁淮。
波才在五羊坡剛剛紮營完畢。丁淮地大軍便已經到了皇甫嵩地大營。兩軍終於會合了。總兵力達到了八萬多人。並且全軍地士氣空前高漲。雖然在兵力上比波才少了近六萬。但是有丁淮、皇甫嵩兩人同時坐鎮。恐怕這場戰鬥會是一場持久地戰鬥。
皇甫嵩熱情地拉住丁淮地手。道:“若非元常及時來到。恐怕嵩地這把老骨頭就要長埋此地了。”
丁淮謙虛道:“即使丁淮不來,皇甫叔父必然也有破敵之策,波才之流豈是叔父的對手。”皇甫嵩與丁原是平輩論交,所以丁淮見了皇甫嵩是要以晚輩見禮的。
聽了丁淮的話,皇甫嵩嘆了一口氣道:“也不是叔父誇大,對於那個波才,我還真沒把他放在眼中,只是朱大人的突然戰敗,波才大軍兵力驟增至十四萬,將我三萬大軍團團圍困於此,糧草水源皆斷。若非十日前挖出了一口井,恐怕我們這三萬人早就渴死了,哪裡還能等到元常的援兵。”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皇甫嵩的話也只是隨便說說,但是一旁的朱儶的面子上卻掛不住了,連忙抱拳道:“若非朱儶大意兵敗,皇甫將軍也不會被困長社月餘,待到剿滅黃巾,朱儶定然向皇上請罪。”
皇甫嵩一聽,知道朱儶誤會了,連忙道:“公偉誤會了,嵩並沒有其他的意思,只是當時事情太過於突然,才令嵩措手不及的,嵩並沒有怪罪公偉之意,勝敗乃兵家常事,豈能以一戰而論成敗。”也是皇甫嵩與朱儶關係並不熟,若是換成了盧植,皇甫嵩絕對不會出言解釋的,並且皇甫嵩的話也不可能會引起盧植的誤解,畢竟兩人相交多年,彼此都很瞭解。
朱儶之前也曾聽說過皇甫嵩的為人,知其從不說假話,於是也就放下心來。
說話間,三人走進了大帳,依次坐下。
皇甫嵩首先誇獎丁淮一番,道:“元常以三萬人馬的劣勢,僅憑兩戰便大敗南陽黃巾十數萬人,殲敵數萬,收降數萬人,已是威震天下,黃巾軍聽到元常的大名莫不聞風喪膽,元常可謂少年英雄。”
丁淮連忙謙讓一番道:“此並非丁淮一人之功勞,乃是全軍將士浴血奮戰之功勞,淮不敢獨享。”
皇甫嵩接著道:“元常謙虛了,現在元常到來之後,我軍實力大增,可戰之人也有八萬,足以和波才一較高下。只是,三軍之中必有統帥,此處還需元常發號施令,以為統一排程,我與公偉定當服從。”
丁淮道連忙繼續謙讓道:“丁淮剛到,還未能熟悉此處戰況,對於波才此人也是不甚瞭解,倒是皇甫叔父與其相持數月,這發號施令之人非皇甫叔父不可。”這皇甫嵩也並不是想和丁淮爭軍隊的指揮大權,而是兩人官位相當,加上丁淮兵眾,若是不能有一個統一的指揮,勝率極微。
皇甫嵩又數次相讓,怎奈丁淮執意讓皇甫嵩來指揮,推讓了半天。後來,朱儶看兩人推來讓去,忍不住插話道:“義真和元常不必再相互推讓,以儶來看,這總指揮可有義真擔當,元常可為副指揮,也好統一排程。”
既然朱儶也這樣說了,皇甫嵩也就不再謙讓,順勢道:“既然如此,嵩就當仁不讓了。”皇甫嵩和朱儶齊聲道:“我等謹遵皇甫將軍號令。”
於是,丁淮、朱儶便尊皇甫嵩坐了主位,兩人分別在下首坐下。
坐好之後,皇甫嵩道:“據探馬來報,波才將軍隊駐紮在我軍東南方的五羊坡上,此處地勢較高,可以看到我軍任何動靜。而且波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