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5 頁)
性武器數量,甚至完全不帶。
在對南聯盟空中打擊的第一天,參加首輪空襲的B…52H共有8架,其中有7架滿載攻擊性武器,而另外一架則並沒有攜帶武器,它的唯一任務就是遂行隨隊支援干擾。空襲行動開始後,它隨同另外的7架B…52H一同飛往地中海,當整個機群到達預定的發射空域時,擔負干擾掩護的這架B…52H及另外一架擔負備份攻擊任務的B…52H及時改變航向返回基地,擔負攻擊任務的其餘6架B…52H則在亞得里亞海上空向南聯盟境內發射了27枚AGM…86C空射巡航導彈。
無源干擾走廊 北約航空兵在空襲中經常利用專用電子戰飛機或與突防機群機型相同,但只負擔電子戰掩護的飛機,在突擊機群將要經過的航路上投撒佔有一定空域的無源干擾物,以形成大面積干擾雲,這些相連的干擾雲可形成一條掩護北約突擊機群遂行突防作戰的通道。此時無論南聯盟軍隊什麼時間開啟雷達都只能看到一條亮帶。這種在北約佔盡電子戰優勢的情況下而採取的“低階”戰法,在南聯盟防空導彈陣地非常隱蔽,且防空雷達不知何時開機的戰場條件下,往往非常有效。
自衛干擾 北約作戰飛機上安裝的雷達告警接收系統與紅外誘餌彈、箔條投放裝置控制系統交聯,能夠保證在威脅方向上適時投放干擾物。美軍參戰的F…14、F…15、F…16、F/A…18、A…10、B…1等作戰飛機均在機身、垂尾或機翼等處安裝了威脅告警、電子對抗裝置,且在不同部位安裝了箔條/干擾彈投放裝置。美國海、空軍和海軍陸戰隊的飛機除攜帶有源/無源干擾器材外,個別飛機還裝備了高度機密的、首次投入實戰的ALE…50拖曳誘餌,或在翼下或機身下攜帶了干擾吊艙。據美軍報告統計,在科索沃戰爭中,B…1B戰略轟炸機出動50餘架次,受到30枚導彈的攻擊,其中有10枚鎖定飛機後又被ALE…50拖曳誘餌引開。
科索沃戰爭期間可供美軍F…16、A…10等飛機使用的干擾吊艙主要有諾斯羅普…格魯曼電子探測器和系統公司的AN/ALQ…131(V)干擾吊艙和雷錫恩系統公司Goleta分公司的AN/ALQ…184(V)干擾吊艙。
參加此次作戰的法國空軍“幻影”2000戰鬥機共有23架。其中擔負對地攻擊任務的雙座型“幻影”2000D,安裝了馬特拉公司的“腕螺”NG箔條/紅外誘餌投射系統,SAT公司的“薩米爾”導彈告警系統,湯姆遜…CSF公司的TMV004(CT51J)攻擊/情報電子對抗吊艙或“阿斯塔克”電子支援措施/情報吊艙。法國海軍艦載戰鬥機“超軍旗”系1997年完成改裝的標準3型,加裝了“德拉克斯”雷達告警接收機、“菲瑪特”干擾彈發射器、“萊盧瑞斯…阿爾坎”5081干擾彈發射器(裝於機尾原來的減速傘艙內)。
英國皇家空軍裝備的“狂風”GR 。MK1安裝了GEC…馬可尼防務系統公司的ARI18246和“赫爾墨斯” 雷達告警接收機,利頓應用技術公司與道尼爾…賓士航宇公司聯合研製的MILDS3/4導彈發射(紫外線成像)探測系統。該機在翼下攜帶GEC…馬可尼防務系統公司的ARI2346/1“天空幽靈”干擾/欺騙式電子戰吊艙,以及攝氏電子技術公司的BOZ107箔條/曳光彈投放器。
第三章 準核爆領銜“硬”摧毀
“聯盟力量”行動中的北約電子戰是一種進攻性電子戰,具體就表現在對敵方電磁訊號源的高強度火力壓制。戰爭中,北約出動了可以掛載反輻射導彈的EA…6B、F…16CJ、F/A…18和“狂風”ECR 等飛機伴隨空襲機群,一旦發現南聯盟的警戒和制導雷達就隨時實施摧毀。F…16CJ在遂行防空壓制任務時,幾乎總是4機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