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哪個貴拿哪個(第1/2 頁)
「開始吧。」
劉雲若正了神色,將筆記本放好,開始認真聽講,覺得精彩的地方不時記錄著。
劉湖聲音清越,雖然用詞老道但是也難掩趣味。
「篆刻,意思是指雕刻印章的藝術,刻印時先在印材上作篆字,再加鍥刻,稱之為篆刻。」
「是為中國傳統藝術之一。一般用刀刻於石、牙、角、木等印材上;金屬印章,則多先刻印模,然後鑄成。秦印、漢印為公認的篆刻藝術之源,明、清兩代出現眾多篆刻流派。」
「篆刻,自起源至今的三千七百多年的漫長歷史中,歷經了十餘個朝代。出現了兩個高度發展的歷史階段。」
「一個是戰國、秦漢、魏晉六朝時期,這一時期的篆刻用料主要為玉石、金、牙、角等。」
「發展到了唐、宋、元時期,則處於衰微的時期。在這一時期,由於楷書的應用取代了篆書,同時官印和私印根本上分家,篆刻藝術走上了下坡路。這種形勢到了元末出現了轉機,畫家王冕發現了花乳石可以入印,從而使石料成了治印的理想材料。」
「到了明代,篆刻藝術進入了復興時期。明清以來,篆刻又迎來了它的第二個發展高峰期,它的篆刻藝術特點主要是流派紛呈。」
「在這一時期文彭、何震對流派篆刻藝術的開創起了重大的作用。文彭是文徵明的兒子,是他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發現了「燈光石」凍石可以當做治印材料。經過他的倡導,石材被廣泛的應用。」
「在這以後的一段時期內篆刻藝術流派紛呈現,出現了程邃、丁敬、鄧石如、黃牧甫、趙之謙、吳讓之等篆刻藝術家,一時間篆刻藝術呈現出了一派繁榮的景象。直至近現代篆刻大師吳昌碩、齊白石,從而形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國篆刻歷史。篆刻藝術是書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的結合,一方印中,即有豪壯飄逸的書法筆意,又有優美悅目的繪畫構圖,並且更兼得刀法生動的雕刻神韻。可稱得上方寸之間,氣象萬千。」
劉湖說得精彩,劉雲若記得迅速,兩人一時間倒是分外和諧。
劉湖繼續說了關於篆刻的種類,又講了篆刻的流派,也帶了帶篆刻的發展軌跡。
最後著重教了篆刻基本的技法,用到的工具和材料。
「篆刻印刀是主要的工具。它的粗細、長短、輕重和刀角的大小、銳鈍、平斜,都將直接影響到刻印的效果。選用印刀如同寫字時選用毛筆一樣,都會影響書寫的表現力。」
「一般刻石章都用平口刀。兩面開口,刀口成九十度角。若刀口大於九十度,刻時易滑刀,不易刻準、刻直。」
劉湖說著拿起來手邊的刻刀朝她展示著。
「刀刃的利鈍,與兩面開口的斜面高低成正比,斜面高則銳,斜面低則較鈍。從刀角側視,刀口出鋒角度不宜太銳或大鈍,一般以45度至15度為宜。角度小則太銳,角度大則較鈍。」
說著拿起一把刻刀讓劉雲若湊近了看,又從石章盒子裡拿了一塊兒示意,還讓劉雲若自己體驗了一下。
「還有這些,筆、墨、硯用於臨摹,起稿,拓款等。砂紙,印床,印刷,棕帚,拓包,印規,印筋,玻璃小鏡等等,這些你都可以先看看熟悉一下,以後都會用到的,漸漸熟悉這些之後刻章也非常簡單了。」
劉雲若摸著印臺上的東西,根本就不能相信六叔說的什麼簡單了。
劉湖也不等她發問,又講了石章所用的材料和石頭的種類。
劉雲若這才要好好做記錄了。
唔,難。
什麼時候能和六叔一樣,對這些張口就來就好了,哎,還是趁著年輕腦子好用,趕緊多學點兒東西吧。
「印章材料,有銅、石、金、玉、木、牙、骨、磚、有機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