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1/5 頁)
他卻不知道,就在走後不久,雒陽城中再度爆發了內亂,董卓死後,其手下將領各成派系,坐擁兵馬互相都不服,今日因為一些小事起了衝突,結果引得城中兵馬一陣亂戰,更有人趁著混亂行那齷齪之事,一時間雒陽城內亂成一團,搶劫的、放火的、尋仇的、強搶民女的,各種樣事情讓雒陽城越發亂,若不是孫堅見情況不對趁機攻城,這雒陽最後會變成什麼樣子,誰也不曉得。
雒陽城破,城內的董卓殘餘勢力這才回過神來,四散奔逃了開去,只是被守在外面的聯軍殺了大半,最後逃出者並不多,其中大多都鑽入山林中落了草。
當然也有小部諸如徐榮、樊稠等人帶著兵馬逃了出來,看那意思似乎是要南下去找張濟,這兩人因為兵卒精銳,自身也極為勇猛,加上聯軍見雒陽城破,都爭著要入城,不願與其死拼,最終還是殺出了一條血路逃了出去。
訊息傳到長安的時候,劉備還沒到,劉軒看著手中的奏章,知道隨後孫堅就會尋到那傳國玉璽,然後就是其和荊州劉表的一番大戰。
“嗯?荊州勢力根深蒂固,不若借孫氏之後除之?”
想來想去,若是這樣的話不去管孫堅最好,反正這一趟南下,孫堅定然和劉表起衝突,兩家成了死仇後,孫家才會無休止的與荊州劉表征戰——只有不停的打仗,才能將荊州士族的精英人才給消耗掉。
最後趁其虛弱之時一舉將其蕩平——至於荊州被孫家佔下會如何?劉軒才不怕呢,大不了再打回來就是。他要怕那個,就不會將所有的地方都放棄,只控制長安周邊地區了。
這麼一想,劉軒也就不關注聯軍那邊的事情了,讓他在意的是聯軍拿下了雒陽後,落雁城中的皇宮已經徹底破敗,這段時間來那些傢伙輪番將雒陽皇宮給禍害了一番,最後城破之時,也不知道是哪個傢伙想起來用火燒皇宮的方式來製造混亂,趁機逃竄。
還別說,這法子的確好使,最後聯軍入城後都忙著去撲滅皇宮火患了,還真沒多少人追殺這些四散而逃的潰軍。
不過那皇宮最終還是沒保住,但相比起原本歷史上整個雒陽城都化作焦土,眼下這情況還是強了不少的。
袁紹大軍入城後,與公孫瓚一邊忙著發榜安民,一邊讓士兵整理城中混亂之處,同時將那些趁亂做了惡事的傢伙抓出來依法懲治,忙了十來天,雒陽這才算重新恢復了平靜。
但是這樣一來,又有一個麻煩的問題擺在了眾人面前……雒陽城現在無人治理,朝廷總得委任個長官來吧?
聯軍自身也不敢耽誤這事情,立刻就上表請朝廷任命雒陽令,同時還有不少人自己上表求官,多是與雒陽有關的官職——但這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有數人表中請天子還都雒陽。
理由也是極為充分,只言國賊董卓已死,餘黨也盡數剿滅,先天子遷都長安本就是為了避禍,如今禍患消弭,自當回雒陽治理天下——至於皇宮的問題,他們是半個字也不提,只當沒那麼回事。
上朝的時候,劉軒讓侍御史將這些奏表一一讀出,還沒讀完一半,朝中文武的臉色就都不那麼好看了。
這群傢伙上表,明顯沒安什麼好心,尤其是那幾個督促天子還都雒陽之人,無一不在表中為自己乞求官職——要的都是雒陽城中的官位。
這兩件事看起來沒聯絡,可實際上聯絡很大。這些人要的官銜並不高,甚至比他們目前的職銜還低的也有,但是為什麼還要?無非就是想要效仿董卓與何進,手掌兵權掌控朝堂罷了。
雒陽若為都城,那麼這些人再低的官也能平白高上幾個級別,手中再有兵馬,成就大業自然沒什麼懸念。
可朝中文武哪個是笨蛋?換誰也不會同意。尤其是想到這些傢伙的目的是騎在自己腦袋上作威作福,朝中諸公的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