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1.祭司=吏目=祭司?(第1/4 頁)
果然, 過了宣威,再到昆明,一路上就好走得多了, 雖然道路依舊狹窄難行, 但沿路人煙也逐漸稠密, 站在山路上四下望去, 也逐漸出現了田地壟壟、炊煙處處的熟悉畫面,而非是一片莽荒濃綠, 除了偶爾看到的夷寨吊腳樓頂之外,一點兒人類活動跡象都沒有,叫人心中發慌的野山了。
“沒想到這裡有許多玉米!”
這一點是頗為新奇的發現,因為玉米畢竟是個新東西, 在買化明顯剛剛開始的彩雲道,普及程度好像已經超過了衙門的治理程度,不像是兩三年內,能鋪開的局面。在宣威, 大家吃的還是當地的大米呢, 待到逐漸接近昆明之時,綠茵茵的玉米林竟已經隨處可見了, 這當然也是知識教的功勞。
不過,彩雲道的玉米產量沒有買地的高,因為這裡每年買種子很不方便,並不能做到每年換用新種,兩年換一次新種,已經算是不容易的了,這樣第二年玉米的產量就不算高,均勻下來的話, 畝產量要比老買地低上兩成左右,運氣不好的話,還會更低,除了種子的影響以外,還有本地的耕種,畢竟不如老買地那麼富有經驗,那麼精細的原因。
“其實有水的地方,大米也總是不缺的,滇池、洱海邊上都是種水稻多,再往西南走,和緬人接近的地方,就更是種水稻為主了。現在彩雲道以南的開發情況其實挺不錯的,這裡和南洋相比,有一點好,畢竟是我們漢人的地盤,已經圈定下來,在這裡活動,顧慮肯定比在南洋更少,這樣買地的百姓就願意到彩雲道來開農場。種菸草,還有去年從羊城港流行開來的咖啡,這些都有,也都是貴重又輕便的東西,很適合於如今彩雲道的交通。”
交通是彩雲道的吏目經常掛在嘴邊的詞語,也沒有別的緣由,就是因為彩雲道什麼都好,但就是受到交通影響太大,商貿的確難發展起來,所有運輸難度大的產品,都很難量產,‘重量’成了一個重要的衡量標準,而且,在瞭解省道局勢的時候,還要結合礦產圖來看——只要是有銀礦的地方,都會有敏朝修建的官道,發展難度會低很多。
要是一處所在無礦無鹽,那就等著吧,出了縣城全是土路小徑,想要去村裡?不好意思,本地沒有村子啊,只有一個個夷寨,由土司管轄,從來也不交稅的,想要搞買地州縣分家分田那一套,首先要把人口普查一遍吧,土司都得感謝你,很多土司也很少派遣人手去底下的村子,尤其是一些居住在深山的村子,一年都難得來鎮上幾次,下雨天把路給淹壞了的話,那就徹底失去聯絡了,過上幾年再過去,人去樓空,人家早就搬遷的事情,也並不鮮見。
基本上,就等於是從零開始建城了……去這樣的州縣做更士的話,工作難度有多高,陶珠兒都想不出來,目前為止,買活軍也沒有開始全面改土歸流,彩雲道還有很大一部分割槽域歸土司統治,他們只是把效忠的物件,從敏朝天子換成了買活軍的軍主天菩薩謝六姐——在知識教的串聯撮合之下,這改信的腳步還是非常順暢的,知識教的祭司,現在在一些地區,說話要比土司家族還更加管用。
“大多數土司也都跟著改信了,去年一整年,只有大理方向出過一次事情:那裡的土司陸家,不服知識教祭司的權威,也不願改信,試圖用‘傳播妖言’的名義,把祭司囚禁判罪,當地的夷人收到風聲之後,立刻兵分兩路,一面出兵討伐土司,一面來找衙門報信。我們更士和駐軍大概三百人,立刻動身前去,組織夷人攻下土司府,夷人做主,把土司一家處死。這樣在當地建起了我們的衙門。”
陶珠兒支援的楚雄這裡,就是很典型的彩雲道小縣城:距離昆明比較近,但沒有什麼礦,也不在礦路上經過,這樣交通就非常不便,從昆明出來,走的就是隻能隱約辨認的土路,很多時候基本上是在野地裡穿行,沒有馬幫帶領,根本不知道是在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