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於大郎的早飯(第1/4 頁)
由古至今, 官吏都並非人人能為,想要加入這個圈子,你必須已經在這個圈子裡。從秦漢再到魏晉南北朝, 所謂九品中正制、舉孝廉等等, 唐代雖開科舉,但卻也要行卷干謁, 科舉之完善興盛, 其實只在於大敏朝。但即便如此, 若要參加科舉,脫不開的便是要找人具結作保,要三代清白, 非從賤籍出身, 且雖有鄉學、縣學、府學, 還有那各地書院, 但一來學費不菲,二來開蒙讀書這個環節卻並無供給。便是天縱奇才, 也至少要生在中等農戶以上, 方才有識字的機會, 之後是否有機緣讀書考學, 那還是兩說呢。
考科舉做官是如此,為吏也一樣自有規程, 按於大郎的認識來說, 不論是世代傳承的職位,又或是有了秀才、舉人功名之後,或捐或買, 或由老吏援引, 一樣也有一個大前提, 那便是他們原本就屬於這個圈子。在鄉里村裡,也是能和吏員來往的架勢人家。這一點對維持鄉間村裡的穩定其實是很重要的,中級班新開的論政課中,便有分析本朝政治得失的寥寥數語,其中有一句於大郎覺得說得非常有道理,即是大敏朝‘皇權不下鄉’,鄉間自有鄉間的規矩!
那末,鄉間的規矩倘若和朝堂的規矩衝突了呢?所謂科舉,正是‘天下英雄,入我轂中’,這官吏制度,便是要把鄉賢的規矩和朝堂的規矩統一起來,鄉中大豪,任其多麼桀驁不馴,一旦送子弟入仕考學,便不期然受了朝堂的教化,認可了朝堂的規矩!
既然如此,那麼在科舉上的限制也就有其來由了,權力只能在已經認可這批規矩的圈子中流轉,也唯有確保鄉賢人家的穩定,才能確保朝堂的穩定,倘若人人都識字,人人都可考科舉做官,壓根無需做保,那麼天下該是如何的混亂景象?鄉中人家,此起彼伏,你爭我奪,恐怕天下比如今這外族入侵、苟延殘喘的時刻還要更亂上幾分了!
這些道理,於大郎從前並不能盡數明白,有不少是他在上了論證課後方才懵懂明白的,也有些則是從父輩的議論中偷師。買活軍實在是不同於古往今來所有亂黨,它令原本的讀書人在這個制度下覺得格外的壓抑,並沒有‘習成文武藝、販於帝王家’那欲拒還迎,暗藏的矜持和得意。
所有亂黨起家之時,往往規矩混亂、令出多門、不成體系,正如昭烈求武侯、蕭何遇劉邦一般,需要一個能懂得手藝的大管家為他們釐清規矩、劃定賞罰,也就勢將已流傳了數千年的儒教引入新的武裝力量中。也因此,每當群雄逐鹿時,新軍閥是否擁有政治聲望,很大程度上便取決於他對讀書人是禮遇或是漠視。唯有重視知識的軍隊,才被認為擁有更好的前程,治理天下離不開他們儒教的讀書人,這幾乎是深植在所有書生心中的自信。
但買活軍卻並非如此,買活軍極度重視知識,他們傳播知識的效率、速度和決心,甚至還要超過滿口嚷著‘教化天下’的儒生,大多數讀書人追求的其實只是鄉賢階層中散播知識,但買活軍卻不然,買活軍要求所有人都讀書認字,而他們的決策是如此精明,管理是如此精細,在在顯示出他們已有了一個成規模的管理體系,甚至比儒生所能想象得更為先進。
買活軍或許是不需要儒生的!
這個感悟,怎麼能不讓於縣令為首的讀書人憂心忡忡?便是於大郎也實在是想不通,他從深心來講,其實並不反感把知識向所有人散播,甚至授課的過程能給他帶來一種幾乎是本能的、深深的愉悅。但買活軍那面向所有人的招聘考試,卻令他實在是大惑不解,於大郎不信謝六姐看不透裡頭的糾葛。大敏朝皇權不下鄉,難道是官府不知皇權不下鄉的弊病麼?倘若身處其中,便自然知曉其中的苦衷——實在是辦不到啊!
就以臨城縣為例,臨城縣在未凋敝以前,轄下村落便有百餘,鎮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