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4/4 頁)
實行德政,實行寬惠政策:經濟上不要過分剝削,讓老百姓豐衣足食;政治上要重視教育和規勸。告誡統治階級過分的盤剝就會造成“不公”,殘酷的刑法就會讓老百姓感覺到“不安”,釀成天下大亂的局面。在世界觀上,孔子繼承了原始宗教的天命觀,把天視為自然和社會的主宰和人格化的神,認為大至社會###、四季交替,小至個人的生死,都是天命來決定的;在認識上,孔子強調有“生而知之”的聖人,但是更強調“學而知之”。他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在儒家的學術體系裡還有一個生活的戰國時期的人物,那就是孟子,它的代表著作就是《孟子》。孟子即孟軻,生於公元前372年,死於公元前289年,幼時家境貧寒,曾受業於孔子的孫子孫伋的學生。孟子繼承和發揚了孔子的“德治”思想,並發展為仁政學說。他的思想的基本內容是:對知識分子要“尊賢使能”,讓“俊傑在位”;對於商人要減輕他們的負擔,免去負販商人的稅;對於種田人要恢復井田制,不要增加額外的賦稅;對於城市居民要免除住宅稅。仁政學說貫穿了一條民本主義的線索,提出了“民貴君輕”這一賦予民主性的精華,告誡統治者:人民是國家的基礎,民心向背關係國家的興衰。孟子的仁政學說理論基礎是性善論,最高範疇是天。可惜,孟子的這些理論直到宋代才被儒家視為思想基礎,並尊稱孟子為“亞聖”。
孔子並不像我們現在看到的《論語》中的樣子,在他奉行“仁”的同時並沒有廢除殺人制度,公元前497年,孔子攝行魯國宰相一職,上任前他還說從政幹得好是用不著殺人的,可是上任不到七天他就命令殺死一位魯國革新派人士——少正卯,殺人的理由是“聚眾結社,鼓吹邪說,混淆是非”。可見,孔子要維持的是已經滅亡而且遠去的周王朝的“禮”,並不是要求社會進步的“禮”。西周末年,周宣王復辟成功,但周幽王的荒唐和淫亂無度導致周王室對社會秩序失控,最終導致周平王在公元前770年遷都洛陽,同時宣告周王朝的聯盟主地位的喪失,孔子作為周公封地上的貴族,一生沒有做過任何自己認為下賤的事,而一方面他親眼目睹了晉國貴族欒、郤、胥、原、狐、續、慶、伯等八氏淪為奴隸,另一方面比如像齊國的鮑子文、魯國的嬰齊、晉國的州綽和梳頭須由原來的奴隸變成現在的貴族。商人本來是貴族們的“食客”,是貴族們拳養的,而今他們居然成為新的社會上層。於是,孔子是為了挽回沒落貴族的命運和穩定他們的專政局面,宣揚自殷周以來的親於統治者氏族的“仁”。
“工商食官”,這是從有手工作坊開始就形成的定律,至今無人能打破這種習慣,即使現在沒人這樣說,但是工商業依靠官僚生存依然如舊。這也就是官匪勾結的具體原因。大千世界不是為一個人創造的,古來就是如此,就連孔子也不列外。當自己的弟子子貢從商業經營中發了財,孔子的表現如何呢?孔子罵子貢是不安分守己、妄肆求富,“不受命”而違反天命。對自己的弟子尚且如此,並且在他生活的後期子貢還不時接濟他,由此可見孔子對當時從商業經營中新興的貴族的態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