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1/5 頁)
所謂四相,就是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所謂更加微細的“四相”,是指在我們不斷努力提高
自己的過程中,會發現自己有很多一直未發現的四相執著和習氣。例如“我相”,就是“我執”,除了人我執,還
有法我執,越來越微細,隨著需要我們在克除習氣的時候越來越深入。
2007年8月13日釋出於MSN部落格
164、關於五住地煩惱
164、關於五住地煩惱
《心蓮百合文化網》轉發的留言:《勝曼經》裡談到無明住地煩惱力,遠勝於四住地煩惱(見一處住地,欲愛住地,色愛住地,有愛住地)。請問老師,能不能(或者用比喻的方式)講解什麼是“無明住地煩惱力”和“四住地煩惱”?又為什麼無明住地煩惱力,遠勝於四住地煩惱?
以下僅供參考。
這涉及到五住地煩惱的問題。所謂五住地煩惱就是指四住地煩惱和無明住地煩惱。其中四住地煩惱,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彙》:“【四住地】簡稱四住,即三界內的見思煩惱。一、見一切住地,是將三界的見惑,彙集為一地,故名見一切。二、欲愛住地,是欲界的思惑。三、色愛住地,是色界的思惑。四、有愛住地,是無色界的思惑。”
見惑即見解上的迷惑錯誤;思惑即思想上的迷惑錯誤,例如貪嗔痴慢疑等五煩惱。四住地就是三界的見惑和思惑。
所謂無明住地煩惱,《佛光大辭典》:“【無明住地】指一切無知之根源。為五住地惑之第五。無明住地屬根本、枝末煩惱中之根本無明;為我法二執中之法執。乃一切煩惱之所依,為變易生死之因,故稱無明住地。”由此可見,這裡的無明住地煩惱是根本煩惱,是法執,是一切煩惱產生的原因,也是克服這些煩惱而變易生死的原因(參見博文《空生妙用的“變易生死”》),所以說無明住地煩惱,遠勝於四住地煩惱。
例如有人有得理不讓人的習氣。其實這也是小肚雞腸、斤斤計較的習氣。其原因是因為“法執”,以自己的閱歷與觀念作為評判是非的標準。所以需要增加自己的閱歷,改變自己的觀念,去掉相關習氣,特別是去掉小肚雞腸、斤斤計較、得理不讓人的習氣。其實,很多事情在自己的眼裡看上去似乎很“得理”,全面而不是片面看待問題的話,所謂的“得理”並非真的“得理”,那是有原因的,自己的看法未必站得住腳。特別是自己看似“得理”往往是自己的過錯造成的。因此,我們才說,遇到事情一定首先要從自身找原因,特別是生活閱歷和生活經驗嚴重缺乏,同時又很自負張揚的人,更要這樣做。所以透過學習道理、學習做人等方法改變自己的觀念、習氣比硬性強制自己不要有貪嗔痴慢疑等煩惱習氣還重要。另外,強制自己改變貪嗔痴慢疑等煩惱習氣也很重要,也不可忽視。標本兼治,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所以,我們不可以等待,必須立即行動起來,端正態度,謙卑做人,深入挖掘自身習氣並立即改正,克除我執,標本兼治,不斷陶冶自己的情操,不斷行善積德,主動增加閱歷,任勞任怨,理論聯絡實際,敢於衝鋒陷陣,並鍛鍊智慧,向更高的生命境界前進。
2007年8月14日釋出於新浪部落格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165、誦苕帚的故事(續)
165、誦苕帚的故事(續)
博友留言:消除了宿業就可以開悟了嗎?不明白。為什麼“忽然有一天他能夠連讀“苕帚”兩個字
了,於是大悟”了呢?不明白。老師可不可以講講啊?
以下僅供參考。
佛家認為影響開悟佛道的障礙稱為“重障”,主要有三種,又稱“三障”。《佛學常見辭彙》:
“【三障】煩惱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