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結束(第1/2 頁)
實在是太過順暢,李承平一口氣就答完了,中間基本沒有停歇。
縣試的時間規劃章程,讓他更加從容不迫。
因此,回過頭來再看時間,剛至未時(下午三點),飯都沒來得及吃。
不慌不忙的吹乾謄抄的墨跡,李承平這時才感覺到飢餓。
正值關鍵時刻,周身端坐考生無比安靜。
此時,應該都已作答完畢,所有都全神貫注的謄抄答卷不敢出錯,但凡手尖一滑,損了答卷整潔,哭都沒地方哭。
肚子咕咕叫,可李承平卻不打算拿出考籃里老爹準備的饅頭吃,自己錯過了大家一同吃飯的時間,現在做不合時宜的事情,多少顯得不識趣。
瞧著日晷上太陽對映的指標變化,李承平估摸著等出了考場再說,就當是委屈一下肚子。
儘管肚子咕咕叫,但李承平並未後悔,畢竟文章寫的如此順暢的時候可不多,如今再看文章,他自覺是很滿意的。
堂中考生俱是埋頭謄抄答卷,只有李承平捂著肚子。
坐於上首的陸知府只覺好笑,若是旁人見李承平如此,大概會以為這小子要做什麼小動作。
杵在李承平面前,看了小半個時辰的他確實深知,這小子多半閒的腿肚子抽筋。
府試並沒有規定不能提前交卷,但明顯李承平不是一個出風頭的人,這樣其實很對,官場上最怕自顧自冒尖的人。
大概是想到了去年的春闈,陸知府眉頭緊蹙的搖了下團扇。
去年會試,整個西北就只取中了二十人,按例朝廷春闈三年一試,一次選取二百六七到三百一二的貢士。
國朝建立不足五十載,天下缺官吏久矣,每科的進士取中人數都是頂格,基本不低於三百人。
一旦過了會試,只要參加了殿試,就可以說是進士,天子門生。
因此,取中二十人,說明西北去年誕生了二十個進士。
可整個西北太大了,細分下來,有陝西、甘肅、寧夏、青海以及西域,除了西域不舉行科考外,足足四省,平均到每個省就是五個人。
青海行政單位很少,只有西寧、河州、 洮州、岷州四地,去年則是一個沒中,不必可憐,畢竟往年也基本如此。
甘肅、寧夏、青海若說是因為偏遠,教育落後,人口少也就算了。
可陝西是怎麼回事,整個陝西作為西北最移居的省份,人口近三百餘萬,從不遜色於東南任何一省,怎麼士子成績也如此堪憂。
這是陸知府上任後的第一感受,也是他想要出政績的一個地方。
瞄準堂前幾個,他認為是可塑之才的學子,陸知府著重將視線放在了李承平身上。
可轉而想起李承平的稚嫩面容,以及剛才去後堂檢視的年齡履歷,陸知府又不由得搖頭嘆息,還是太年輕了,心裡還是將期望寄託在了鄉試之上。
文教出政績本就是個漫長的過程,知府移任是三年一次,不能得到自己留任的訊息,陸知府是不會花費大功夫,培養學子的,就是如此現實。
陸知府是湖廣常德人,有精力有時間還不如資助鄉里,至少以後能念個好。
在陝西,他終究是個外鄉人,處於這個鄉土觀念大於天的古代,沒有真正賞識的人,真沒必要浪費時間,座師的名頭和價值就看值不值得。
摩擦著手中的名錄字條,陸知府更是煩心的將團扇往桌案上一擲。
這個是陝西承宣布政使司諸位大人遞過來的名錄,全部是給個面子的意思,上面足有十人,要知道府試考下來攏共就五十個名額,一下子要十個。
面露鄙夷之色,陸知府冷笑,“胃口真大,不怕給肚子撐壞了。”
這份名錄,他自有考量,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