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5 頁)
廚房外的水缸裡舀水洗手。
文氏舀出水來,倒在盆裡讓兒子自己洗手,她卻去房裡看齊敏兒,卻只見齊敏兒兩邊腮上各印著一團黑印子,嘴裡還不停“呸呸”地吐著口水。
第五章 冷眼旁觀
文氏見狀便笑著上來抱起了齊敏兒,轉身去到外面,順便也替她洗臉。
齊寶兒見母親抱了小妹妹出來,心裡也知道其實是自己先招惹了她,便趕緊在毛巾上擦乾了手,一貓腰跑了出去。
文氏見五歲的兒子已經知道趨吉避凶,心中也是好笑,也不去管她,便替齊敏兒洗了臉,然後把她放了回去,再來找兒子。
齊寶兒這年剛剛五歲,齊長春便開始教他讀書念字——看來齊長春的確是個念過書的,只是不知怎麼不去考取個功名,卻在這裡種田為生。
雖說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把他國內的百姓,按職業和所服的差役僵化地劃分為軍民匠灶四大類,但是並沒有說這四種人在守著國家分配的職業之外不能考取功名啊。
有很多地位低下的賤戶,都寄望於自己的子孫考個功名,不但光宗耀祖,也能擺脫賤籍的身份。
而種地的農民,也一樣有著各種劃分,比如歸於那四種戶籍內的菜戶、米戶、漁戶等等的。所以農民希望靠讀書中舉來改變命運和地位的想法,應該更強烈才是,怎麼齊長春卻不這樣做呢?
不過齊敏兒並不知道這家人到底是什麼戶籍,哪怕自己的名字已經定為了這家的養女,登入了黃冊。
這黃冊大概類似於現代的戶口本,上面登記著一戶男子的成丁或不成丁,以及女子的大口、小口等詳細資料,齊敏兒應該算是小口吧。
不過按說看齊長春教齊寶兒唸書的樣子,就算不是滿腹經綸,也該是飽讀詩書的,怎麼會淪落到只能以種地為生這步田地呢?
不過時間一長,齊敏兒也就明白了。
因為有一次,齊寶兒在他爹讓他考取功名時,也問了類似的話——“爹,你老讓我考取功名,怎麼你自己不去?”
結果齊長春把眼一瞪:“我去考功名,誰下地幹活掙錢養活你!”
沒錯,考功名也有一輩子考不上的,就像《儒林外史》裡的那些老童生一樣。看來齊長春還算是個務實的人。不過從另一方面來看,可能齊長春的父母死得也早,讓他不得不過早地擔起了養活自己的任務,不能靠父母了。
想想現代人往往一直被父母養到大學畢業後成為啃老一族,這齊長春還是很有男子氣概的。
不過齊寶兒一看就不是個喜歡唸書的人,聽了父親的話後非但沒有一點感激的意思,反而道:“讓我和娘來養活你嘛!”
齊長春大怒,把桌子一拍:“胡說些甚麼!我還會你們來養活我嗎!你也給我聽好了!堂堂男子漢大丈夫,不能靠妻子兒女養活,萬事皆要靠自己!等你老了,再說什麼靠兒子的話吧!”
齊長春難得發一次火,齊寶兒被他一嚇,也不敢再多說什麼了,只好苦著臉繼續揹他的四書五經。
不過齊長春的教育方法也有問題——齊寶兒才五歲,一上來就教這麼難的東西,如同揠苗助長一般。按齊敏兒的想法,怎麼著也該從“人之初,性本善”開始學起吧!
不過看齊長春的樣子,似乎是等不及這樣教了。
但是這樣也好,齊寶兒起碼沒什麼時間總是來撩撥齊敏兒了,也讓齊敏兒樂得清閒一些。
到了冬天,齊敏兒的走路方式已經從顫顫巍巍進化到跌跌撞撞了,說話也流利了很多,齊寶兒更是多了一個同學。
這個同學是齊寶兒的堂兄齊福。齊福的父親齊永春與齊長春是親兄弟,而且是比鄰而居。只是兩家人平日裡絕少走動,齊敏兒也是因為齊永春上門讓齊長春教自己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