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軍營首日(第1/2 頁)
一直玩到雞鳴才算和蕭翊掰成了平手。
下個五子棋而已,兵法都用上了……
三個人累得倒頭就睡,醒過來已經日上三竿。
我迷迷糊糊睜開眼,蕭翊還在,李植不知道哪兒去了;他的棉袍疊好了放在床上,昨晚一片狼藉的棋子也收拾好、摞起來放在了不遠處的矮桌上。
我坐起來伸了個懶腰,身上穿的還是昨天爬山的破棉袍,睡了一宿,已經擰巴得不成樣子了;裡面的棉絮聚在一起、滾成了球。
昨晚本來想著玩一會兒就睡覺,結果沒想到玩兒了一宿。
我把它脫下來,這才看到後面破了很多個洞,棉絮露了出來,亞麻色的袍子“點綴著”棉花,怎麼看都像路邊的乞丐。
難怪哨兵會笑呢。
我嘆了口氣,瞥了眼蕭翊。
論理,他那種性格的人,睡覺應該沒什麼人樣才是,可是身上的棉袍居然還好好的穿在身上。
看來他還是有優點的。
我起身穿鞋襪,說是襪子,其實準確的叫法是足袋。
沒錯,就是電視劇裡面常見的那種用布縫製而成的襪子。
最早的襪子的腳趾位置是分開的,目的是為了便於穿著木屐。
在古代,木屐是陰雨天最常見的鞋子,再往前推一點兒,堯舜禹以後開始流行穿著木屐;木屐開始成為全民通用的鞋子。
古代木屐和現代日式木屐不一樣,現世出土的文物也證實了,古代木屐上面有五個孔洞。
我剛來的時候,有次下雨,曾經見“室友”穿過一次木屐。
那次是因為和街角的茶葉店說好了要去取茶葉,結果連著下了一天的雨。
唐朝人信守承諾,很少臨時改動;於是,“室友”換上木屐就出門了。
看到他換木屐,我終於知道了後面那倆孔洞是幹什麼用的了。
前面三個孔洞不必說,看過動漫的孩子對日式木屐都不怎麼陌生,前面三個洞穿上繩子,跟人字拖一樣樣的。
後面的兩個孔洞也是穿繩子的;繩子從底面穿過來,兩根繩子頭留在上面。
腳趾夾住木屐帶之後,後面的繩子從腳脖子那裡交叉繞到前面打上結就行了;要是覺得不夠結實,也可以繞到後面再打結。
這才是木屐的正確開啟方式嘛。
古時候行軍打仗也會穿木屐,要是像日式木屐那樣――跟人字拖似的,估計還沒開始打仗鞋子就掉了。
據說木屐有很多種版本,各種材質的都有,有的為了增加舒適度,會在木屐上新增棉絲絹帛製作的軟墊子,有的會做成兩側寬屐帶,跟後世的拖鞋似的。
木屐一直活躍到明清;其實一直到現世,很多古鎮還保留穿著木屐的習慣。
木屐穿著木屐可避溼,特別適合在泥濘的路上行走,這也是遣唐使把木屐帶回去、並傳承至今的原因。
我把襪子穿好,穿上鞋子。
剛走出房間,就和正往回走的李植撞了個滿懷。
“你醒了?”李植說,把手裡的袍子遞給我,“剛領的戎服,你試試合不合身?”
“多謝建業兄。”我說,接過衣服,是唐朝的標配戎裝“缺胯袍”。
其實我一開始也搞不太清缺胯袍和圓領袍的區別,缺胯袍也是圓領的而且也開叉;唯一不同的是,圓領袍的繫帶是在脖子上的,缺胯袍的不是繫帶而是紐扣。
我仔細看了下,圓領袍開叉開到膝蓋上方,缺胯袍則一直開到大腿。
開叉來的高一點兒是為了方便活動。
“下午他們要集訓,要一起嗎?”李植說。
“嗯?”我反問,要跟著一起訓練嗎?
其他人都還沒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