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1/5 頁)
階級鬥爭是鼓動革命的理論,它或許為馬上打天下所必須。然而,革命成功以後,卻應舍而未舍,依舊拿它坐天下,那就只能叫“瞎折騰”,倘若追究其責任,則遠遠不是龔淑瑤們所能承擔得了的。
49年是一個悲壯的年代,所有走過那個年代的人,都會帶著它獨具的悲劇色彩,僅是各自有著不同的情景與心曲而已。
環境是鑄造人的磨具。人們當年遭遇的生活境況艱難而又險惡,經受的精神折磨痛苦而又憂傷,充分地體現出了歷史腳步的沉重。
龔淑瑤打坐在小鎮的政壇上三十多年,雖然是風風雨雨,可也算得穩穩當當,這不能不說是這個女人的能耐。儘管不少人把一路而來的痛苦、難磨、冤屈、罪孽都化作非難與咒罵,狗血噴頭似地加在她頭上,可也有人將小鎮的變化、進步、繁榮以及歡樂同她的名字扯到一起,看來,要評價龔淑瑤的是非功過並不容易。
毋庸諱言,暴力革命不能是社會的常態,途經自由*而走向和平安定是一種歷史的必然。我們就置身在這個演變當中,須知,唯有人類透過勞動積累起來的物質財富與精神文明,才是推動社會前進的真正力量源泉。
龔淑瑤遊刃於那個年代的人物與事件之間。貧窮困苦、愚昧落後,及至鐵血爭鬥的現實對她性格的形成不可能沒有扭曲與侷限,她有自私、取巧、勢利乃至冷漠的一面,乃至較旁人尤甚。然而,誰都會有良心善意的發現與罪惡過錯的自省,人的一生總是在自覺或不自覺地進行自我完善。這種生命個體的進化功能不僅為遺傳基因所決定,天人合一,更是大自然的啟示,民族文化的薰陶與時代精神的召喚使然。正因為是大千世界,百態人生,人類這才有可能從眾多的角度去修練和昇華共同的品性。
文學就是透過對個性人物的刻畫來確認與弘揚人性人情的,它對真假、善惡、美醜的褒貶,應該體現出社會發展的方向。對於《龔淑瑤》,如果不用那種極為偏頗的階級鬥爭理論去框套,去支解,那麼,讀者可以見到:故事主人公曆經感情顛簸與思想衝突,那同樣是一個表達生命訴求,磨練人性的過程,可能,它僅僅是多了一些突顯個性人物特徵的幽怨深沉與心路曲折。
【第1——21集 場 景 標 題】
[第1集]
1,解放慶典 2,農民夜校 3,陳裁縫家 4,管制地主 5,疏散財物
5,乘夜潛逃
[第2 集]
1,小鎮易幟 2,手鐲之謎 3,乾爹由來 4,香媛茶會 5,抗婚事起
[第3 集],
1,兄妹鬥嘴 2,不速之客 3,眷戀徘徊 4,靈機一動
[第4 集]
1,宣傳革命 2,抗婚落敗 3,通風報信 4,攔路求計
[第5 集]
1,劃清界線 2,要求工作 3,景象翻新
[第6 集]
1,婦女心聲 2,風言風語 3,上任婦聯 4,尼姑還俗
[第7 集]
1,不相與謀 2,被迫退學 3,有求必應
[第8集]
1,安插銀花 2,旁落國芬 3,圖謀離婚
[第9集]
1,牽線搭橋 2,棒打鴛鴦 3,包辦代替
[第10集]
1,逢場作戲 2,有驚無險 3,幸福家庭 4,走投無路
[第11集]
1,權力轉移 2,緝拿歸案 3,解押上路
[第12集]
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