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1/5 頁)
士族利用九品中正制,壟斷了政府的高階官職,但是士族本身的數量相當有限。士大夫雖多有妻妾,但子孫大多是庶出,在講究門第和等級的晉代,庶出子弟在當時極受歧視,沒有資格頂門立戶,可入仕途的嫡子嫡孫數量並不可觀。實際上,在很小士族人口基數上推行九品中正制度,等於在士族中取消了競爭機制。
這樣一群紈絝子弟,上沒有在朝廷結成穩固的貴族政治聯盟,下沒有在地方上牢固紮根,其投身*和皇族和寒族結成的聯盟爭奪天下,結果可想而知。
漢朝和唐朝都是中央集權的大帝國,但置身於這兩個盛世中間的魏晉南北朝卻帶有明顯的貴族化色彩。中國的歷史在此曾有過短暫的猶豫,在集權化和貴族化兩條道路間難以取捨,但最終還是走向了中央集權的帝國,唐比之於漢,帝國中央集權的影響大大增強,此後集權傾向不斷加劇,至明清成為古代中央集權的極致。為什麼會如此?我們隨後將在盛唐篇章裡做詳細的分析。
8
皇權的沒落極有可能產生“精神自由”的土壤,晉朝的這種自由隨處可見:寒石散的流行、玄學的興起、田園詩的吟唱、字、畫的書寫……
皇權的沒落極有可能產生“精神自由”的土壤,晉朝的這種“自由”幾乎隨處可見。
比如“寒石散”的流行,“寒石散”大多以礦石為基本成分,其中有一種以石鐘乳、石硫磺、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等五種有機物組成,名為五石散,服用者最多。由於“寒石散”裡含有毒素,服藥後,身體忽冷忽熱,藥性發作時,渾身痛苦難言,精神進入一種莫名的恍惚狀態之中,暫時超脫了塵世紛繁複雜的爭鬥。從魏少帝曹芳時期開始,以名士何晏為首,大臣王弼、夏侯雲都熱衷此道。許多人紛紛效仿,到東晉南朝時期,服石也就演化為士大夫的一種風氣。士大夫們籍著揮發的藥性,放浪形骸的做出種種荒誕無稽的舉動來。
士大夫們明知“五石散”有毒,卻為何還要趨之若鶩?一種看法是:士大夫們透過生理上的麻醉達到思想、精神上麻醉自己的目的,以避免政治*;另一種看法是:“五石散”的大量食用是士大夫們追求卓爾不群、精神自由的標誌。
“玄學”的興起也可看作是魏晉時代文人名士“精神解放”的一種標誌。魏晉時期興起的玄學,在晉代依然是盛行的顯學。它以老莊思想為骨架,討論有關天地萬物為何如此存在和如此存在又有何根據的問題,是遠離“世務”和“事物”的哲學本體論。
當然,這種“自由”只是一種形式上的自由。真正的原因則是魏晉時代、民族矛盾、階級矛盾交織、政治動盪,朝臣們的命運朝不保夕、文士對功名利祿避之不迭。清談便作為一種遠離時務的風氣而盛行起來。它反映了文人名士對貴族政權的強烈不滿及對自由的真正渴望。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二章:貴族時代(14)
陶淵明(365—427),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的曾祖父陶侃曾是東晉開國元勳,但到了他這一代,家境已經沒落。年輕的陶淵明本來有“大濟蒼生”的壯志,他生活於東晉和南朝宋時代,曾做過彭澤縣令,最終因“不能為五斗米折腰”而掛冠而去,不再出仕。隱居於田園的陶淵明開始縱情於詩歌,寫下了大量的田園詩,如“方宅十餘畝,草屋*間”,“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細緻地描寫了純潔、幽美的田園生活。他被後人評價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他開創的田園詩一體,為古典詩歌開闢了新的境界。唐代王維、孟浩然的詩歌受他的影響,宋代的山水畫也從他的詩中悟到了美的真諦。
陶淵明和他的田園詩不但成了他那個時代的亮點,同時也成為漫長封建專制統治下一代又一代文人學士的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