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第1/5 頁)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源於世間萬物,皆存在兩面性。
老子在【道德經】上曰之:有無相生,難易相成。
若用後世理解這八個字,等同於辯證法。
大概的意思便是……
有和無,即對立,又相生。
難和易,因對立,遂相成。
所謂的陰陽,五行,相生相剋。
都是這個理。
包括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很多時候。
你越是強求,最終反而一切成空。
比如樂正氏就是最好的例子。
明明內聖知止,兼顧司法,就已經是相當完備的治世之策了。
可他非要貫徹禮在法上,進而達到至聖、至德、至孝的儒家大同理想國。
問題在於。
如果世上只有德化作為唯一標準。
那麼所有人都必定會在德孝方面,瘋狂內卷。
就像後世大家卷學歷。
最後就導致學歷隨著時間的推移,火速貶值……越貶值越內卷,不然你就出不了頭……
同理。
人們如果在德孝方面瘋狂內卷。
止於至善就不可能再起作用。
這是一目瞭然的現實。
因為你選擇了知止而後能定。
人家卻直接捲成了道德楷模,猶如鯉魚躍龍門……就像後世王莽一樣,次子殺婢,於是王莽直接逼迫次子自殺,遂得名望一再助勢。
當然。
這是一個較為正面的例子。
權貴次子殺人犯法,照樣也得依律償命。
問題在於……
窺一斑可知全豹。
今天有人遵從至德教化,殺次子揚名。
明天就會有人想辦法搞個大的,殺嫡子揚名……
在權力和名望面前。
什麼親親相隱,都是假的。
君不見,最是無情帝王家。
放在普通家庭也是一樣。
為了一朝鯉魚躍龍門,人們定然會把德孝二字,內捲到堪稱異化的程度。
直至裹挾整個社會階層。
全部被至聖、至德、至孝不斷加碼框限。
然而。
有些事情,有些行業,一味的講究德孝是沒有用的。
戰場上你跟敵人講德孝,就能取勝嘛?
天災頻發,易子而食,明明把賑災糧換成麩糠,能夠救更多的百姓。
由於至德的名頭,你就沒法那麼做。
明明想要控制災情,只要大幅度抬高糧價,進而吸引其餘各州郡的糧商蜂擁而至,爾後便可把糧價打下去。
由於至德的名頭,你從一開始就沒法抬高糧價,不然朝中御史立馬就會用彈劾奏摺淹死你。
亦或者想要實現以工代賑,你就只能裹挾那些世家大戶,各種開辦龍舟會,外加賞燈節之類的活動,讓災民有事可做,方可混口飯吃。
但那些世家大戶卻用至德簡樸,不得鋪張的名頭搪塞你。
你有辦法嘛?
你根本沒有辦法!
很多時候。
德,能夠救人,亦能殺人。
所以。
必須得用司法進行兜底。
此乃板上釘釘的現實。
……
回到此刻。
樂正氏面對嬴政的八字方針: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他只覺心神皆震,有口難言。
以樂正氏的學識和境界,他也已經反應了過來,貫徹至聖、至德、至孝之後,止於至善就會蕩然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