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煙醉了怎麼緩解 > 第21部分

第21部分(第2/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NBA:開局融合鯊魚文班亞馬籃球:在NBA修仙的日子虛擬現實:這個NPC不是太正經開局解約,我用足球征服歐洲網遊:開局淪為祭品,我反手弒神王者:讓你穩村標,你拿大國標?上交求生遊戲後國家霸榜了世界OL2初之心盛霆燁葉凡唐若雪盧丹妮鄧佳哲周錚穿越成太子的小說隆霧迷眼南璃楚爍免費穿越小說沈驚覺和白小小司念周越深姜綰宋九淵的小說我都修仙了,還要讀書?神醫嫡妃世無雙盛眠傅燕城全文小說免費

市場,都在研究如何本土化的問題。

姜燦與兄弟們心知肚明—人既然是本土的,當然對中國的文化、中國的市場不會陌生;文憑既然是國際的,當然對國際的思維、國際的眼光不會不熟稔!與海歸派相比,他們沒有脫離語境而放眼國際;與開放市場學習管理的國家戰略相比,他們不失去利益而得到經驗;所以,他們認為EMBA是中國企業管理國際化的最佳途徑。

也不知是酒壯人膽還是煙迷心竅,反正大家覺得這種觀點是很有道理的;於是姜燦跟他的兄弟們由此及彼地談開了,歷數了關於管理學習的簡史—

20世紀80年代的“三來一補”企業,給中國帶來了先進管理經驗,培養了大批的熟練工,造就了製造業的繁榮和創業精神的興起;代價是所謂的打工仔、打工妹們犧牲了他們的青春和汗水,造就了全世界最低廉的勞動力市場;也形成了巨大的廉價消費市場。這種勞動力市場和消費市場拉動了兩種經濟體的發展、造就了兩種富人:港臺企業和港臺商人、貿易和倒爺。也許那時候是香港小工廠主、臺灣鄉鎮企業家、國內幹部子女和待業青年的創業天堂。很多農村青年也順勢成為了未被正式認可的產業工人。每一個生於20世紀70年代的人都不會忘記“特區、深圳、蛇口”,還有“秀水街、華亭路、青年路”。

高原說:“我表哥,20歲不到,到深圳打工,發了!現在有自己的鞋廠。”

尚裳說:“我同學在廣州做服裝生意比較晚,但現在也不得了!”

陳默說:“上海人在20世紀80年代、甚至20世紀90年代初都是很落後的,那時候我們只做了一件事—就是瞧不起外地人!”

陳默一句話把大家逗樂了,議題也就到了20世紀90年代。陳默周圍的上海人,是20世紀90年代的明星,人們從這裡議論“白領、小資、中產階級”。靠工作致富成為可能,享受工作成為潮流—當然,管他是國有企業的工作、私營企業的工作或者是合資、外資企業的工作!巨大的市場交換了鉅額的資金,資金提供了就業;於是打工不再是一件可悲的事情—就像它本身並不是一樣。但作為具體的人會切身感受到,本地企業常常高薪聘請的並不是本地人。在外資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常常被外籍人士或偽外籍人士把控,本土人才哪怕能夠透過多年的工齡或良好的外語僥倖升任高職,薪水方面也只是老外的零頭!我們缺什麼?姜燦想:怪不得在KH公司,阿彌老稱呼“臺灣人客戶總監”、“上海人總經理”!工作中的人也是分血統的!

第八章 飄(7)

上至國家,下到高原、尚裳、陳默終於認識到管理學習的重要性。也許世紀之交的中國經濟最值得慶幸的兩件事就是認識而且實踐了智慧財產權和管理的重要性。姜燦暗自慶幸,自己的行業並沒有這些個人恩怨。一個長期處在行政計劃保護中的行業,固然沒有那些更早更自由地遊弋在市場經濟海洋中的企業和人們那樣的切身感受,但卻適時地享受著他們實踐所得到的種種經驗。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中,菸草業不也有過快速增長的繁榮嗎?品種的豐富、品牌的增值,能讓人感受到企業發展所帶來的絲絲優越感;技術創新、管理創新也始終未停地進行著;雖然有時候顯得有些稍稍落後,但總不至於失去機遇。姜燦突然意識到,管理的要義決不僅僅在於有效地組織利益集團的目標實現,也包括企業中人們的心理形態;而管理創新的要務也決不僅僅在於彌補以前的缺口,而更應該創造全新的理念,重新組織資源和明確目標。若非如此,外企必將失卻他們對於人才的號召力,“內企”也將步其後塵!

酒過三巡、煙抽九支後,酒醉加上煙醉,大家由慷慨陳辭轉為沉默了。姜燦記得本科畢業時,同學之間流行互贈留言,有一句話叫做“那是一隻蚌,一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九洲風雲錄四合院之車門已焊死藍眼警探的春天巨星男友他不想結婚奇門之西門天豪門養女:總裁請息怒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