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部分(第3/5 頁)
,血腥之後,倭國的人們當即決定代表倭國向中原人投降。
在元皓的大軍抵達京都城的時候,京都城城門大開,留守京都的那些想要投降的公卿都白衣負荊,向跪拜於地,手捧倭國鎮國之三神器向元皓表達投降之意。
倭國人投降了!心中滿意的元皓冷冷的看了他們一眼,讓左右將他們這些人扶起,然後策馬在他們恭敬的帶領下進入倭國的皇宮之中。
他跨入皇宮大門,當下便看到被數千倭國武士執拿的倭國皇室中人和那些並不同意投降的倭國高官、門派的後代都被執拿著,身著白衣的跪在地上。
元皓迎著他們目光進入倭國皇宮的大殿。在進入大殿的紅毯夾道之上,他感受到了這些人的惶恐而某些刻骨銘心的仇恨。
元皓聽他們介紹,在人群中找到一兩點醒目而璀璨的星光,心中暗歎:“小小的倭國也還是有些人才的。只是彼之英雄,我之仇寇。對於這些倭國精英我還是需要一番,整理炮製才行。”元皓想著,卻在自己的腦海裡醞釀處理倭國的辦法。
作為中土的皇帝他眼下滅亡了別人的國家,倒也很有必要拿出一套方案,來處理這新到手的領地。
如此一眾人走到皇宮正殿之上,元皓便示與自己同來的問湊湊唸誦平倭詔:
“朕纘承洪緒,統理兆人,海山陬,皆我赤子,苟非元惡,普欲包荒。屬者東夷小丑絕無神,猥以下隸,敢發難端,竊據皇土,欲興吞併之意,指染神器之心,窺我中原神土。
於是,伊歧對馬之間,鯨鯢四起,神京國都之境,鋒鏑交加,至使皇朝肋卵,人民離散,馳章告急,請兵往援。
朕念中原,乃家邦之所,適遭困厄,豈宜坐視?若使神庭不再,誰其懷德,外寇逃罰,誰其畏威。況天下崩分已久,百姓急盼統一。
故遣王師,第加薄伐。京城一戰,已褫驕魂,而賊負固多端,陽順陰逆,敵首神武一夫者,更暗含陰謀,欲行卑鄙之事。
朕洞知狡狀,獨斷於心。乃發郡國羽林之材,無吝金錢勇爵之賞,必盡弁服,用澄海波。仰賴天地鴻庥,宗社陰騭,神降之罰,賊殞其魁,而王師水陸並驅,正奇互用,並協一心,封其海岸,入其京都,直搗其腦。
於是同惡就殲,群酋宵遁,舳艫付於烈火,海水沸騰,戈甲積於高山,氛浸淨掃,雖百年僑居之寇,舉一旦盪滌靡遺。
鴻雁來歸,萬敵臣服,負手而降,熊羆振旅,漢家之德威播聞,除所獲首功,封為京觀,仍檻致細川正秀等三十一人,棄屍稿街,傳首天下,永垂凶逆之鑑戒,大洩神人之憤心。
於戲,我國家仁恩浩蕩,恭順者無困不援;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
茲用佈告天下,昭示四夷,明予非得已之心,識予不敢赦之意。毋越厥志而幹顯罰,各守分義以享太平凡我文武內外大小臣工,尚宜潔自愛民,奉公體國,以消萌釁,以導禎祥。
更念彤力殫財,為日已久,嘉與休息,正惟此時,諸因東征加派錢糧,一切盡令所司除豁,務為存撫,勿事煩苛,諮爾多方,宜悉朕意。”
詔書一出,卻是宣告了東征倭國的結束。
接下來的事情,不是對國外,而是對國內即使是對倭國的處置也是如此,元皓已然有意滅了倭國的社稷傳承。
第三百二十五章 樹人計劃
元皓帶著十萬大軍在倭國足足帶了半年,而後才宣告班師回朝。雖說是班師回朝,但大軍並沒有完全迴轉,元皓還是設法在倭國留下了五萬精銳在攝津之東,一個名為大阪的地方築造就雄城一座,以監控整個倭國。
終究元皓這一次在倭國做出的改變有些大了,元皓擔心自己的佈置被別人破壞,於是便在倭國駐紮了五萬人馬,並且將他那那極為信任的,滿肚子壞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