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第2/2 頁)
龜考釋》,從而奠定了甲骨文斷代體系的基礎。
1933年,董作賓又將其甲骨文斷代研究的最新成果‐‐《甲骨文斷代研究例》公之於世。這篇洋洋十萬言的宏文,是甲骨學史上劃時代的重要著作,它標誌著甲骨文的研究自此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期。董作賓在《大版四龜考釋》的基礎上,經過深入、嚴謹的研究。創立了科學而縝密的甲骨文斷代體系,這就是通行半個多世紀的著名的&ldo;十項標準&rdo;和&ldo;五期&rdo;說。所謂十項標準,即:
1.世系,2.稱謂,3.貞人,4.坑位,5.方國,6.人物,7.事類,8.文法,9.字形,10.書體。
根據這&ldo;十項標準&rdo;,董作賓把殷墟200多年、共八世十二王的甲骨卜辭劃分為五個時期,即:
第一期:盤庚、小辛、小乙、武丁(二世四王):
第二期:祖庚、祖甲(一世二王);
第三期:廩辛、康丁(一世二王):
第四期:武乙、文丁(二世二王);
第五期:帝乙、帝辛(二世二王)。
在時流亡日本東京的郭沫若,看到董作賓的斷代體系後給予了高度評價:&ldo;驚佩其卓識,如是有系統之綜合研究,實自甲骨文出土以來所未有。文分十項,如前序中所言,其全體幾為創見所充滿。&rdo;郭沫若對其貞人說尤為推崇:&ldo;多數貞人之年代既明,則多數卜辭之年代直如探囊取物,董氏之貢獻誠非淺鮮。&rdo;
新中國成立後,殷墟甲骨仍在不斷出土。 1973年,考古人員在小屯南地發掘中又發現刻辭甲骨5335片,其中卜骨5260片,卜甲75片,大版而完整的刻辭卜骨近百版。這批甲骨出土時多有明確的地層關係,並與陶器共存,為甲骨文的分期及殷墟文化分期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