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叛逆太子李承乾,發生在貞觀年間的奪嫡之爭(上)(第2/3 頁)
的兒子,那個指揮作戰用兵如神、治國理政遊刃有餘的太宗,竟然表現的束手無措,只是下令讓東宮屬官更加嚴格的約束太子。
貞觀十三年(639年)十一月,右庶子張玄素勸諫太子不要因畋獵而耽誤學業,太子不聽(注:左、右庶子均為太子屬官)。
貞觀十四年(640年)十二月,太宗得知張玄素在東宮能夠認真履職,數次規勸太子,將他晉升為青光祿大夫,兼任東宮左庶子。
這無疑給眾多東宮屬官釋放了一個鮮明訊號,對太子越是嚴苛、越是勇於勸諫,就越有可能升官。當了榜樣的張玄素,積極性被徹底調動起來!
太子有次在宮中敲鼓,張玄素聽到鼓聲跑了過來,苦口婆心勸太子不要這樣,太子被他纏磨的無處可躲,只得當著他的面把鼓砸爛。
太子有段時間沒出來接見屬官,張玄素又來勸諫:“朝廷選拔賢良輔佐您,您卻動輒月餘不見我們,我們又怎能發揮作用!再說深宮之中只有女人,不知在您身邊可有像樊姬那樣的嬪妃勸您向善(樊姬是楚莊王之妻,以善於勸諫聞名於世)。”
太子聽了這暗帶譏諷的話,恨不得狠狠抽張玄素個耳光,又怎肯接受他的勸諫。
張玄素出身寒微,靠著實幹和才能,一步步做到了五品官(地市級)。但他好面子、慕虛榮,從不提及自己過往,與和他經歷相同、卻總公開談及個人卑微歷程的孫伏伽相比,格局上差了許多。
貞觀十五年(641年)五月,太子詹事于志寧勸太子不要在農忙時修建宮室,不要喜好鄭、衛靡靡之音,不要過於寵信宦官,太子不聽。
得知太子私自把突厥人達哥友招進宮來,于志寧竭力勸阻,語氣頗為不善,惹惱了太子,派刺客張思政、紇幹承基暗殺他。
這兩人趁夜摸到于志寧住所準備行刺,可當看到于志寧家中的寒酸景況,知道這是位好官,沒有忍心下手。
【03】來自魏王李泰的壓力
就在太子行動愈發出格之際,比他小一歲的魏王李泰卻開始活躍起來。
李泰是位文學發燒友,喜歡與當時的名儒大家交際往來,太宗對這一行為非常欣賞。加之李泰不是儲君,太宗便將濃濃的親情傾斜到他身上。
依唐制,親王李泰身邊也有一支專門服務於他的官員隊伍。這些人看出太子失寵,便開始動了念頭,不斷慫恿李泰迎合太宗,好好表現。
魏王府司馬蘇勖勸說李泰,讓他仿照古時賢王,編修一套大部頭著作,以示博學多知。李泰接受了他的主張,在王府開設館舍,延聘當時能人,一時門庭若市、熱鬧非凡。
貞觀十六年(642年)正月初九,這部名為《括地誌》的宏篇巨著編修完畢,呈交太宗御覽。
全書共計555卷,詳實介紹了大唐所設十道(相當於省)、358州(相當於地級市)、1551縣的歷史沿革、風土人情和地形地貌等相關情況。
不論魏王出於何種動機,這部書確實是一部在人文、軍事、科考等諸多方面都有重要價值的實用性書籍。
太宗很滿意,大幅提升了李泰的月俸。可能是過於高興,沒有考慮太多,李泰月俸竟超過了太子。這種做法在等級森嚴的年代,無疑犯了大忌。
諫議大夫褚遂良當即指出:“聖人制定禮法,要義在於尊上而卑下,太子的待遇怎能與親王相等。您即便再疼愛魏王,也不能讓他僭越太子,這是防患於未然的根本保證。如果應當親近的不親近,應當尊重的不尊重,奸佞之徒就會伺機而動。當年漢朝竇太后寵愛梁孝王,反使他憂鬱而終。如今魏王剛剛開府任職,您應教育他在遵守禮法的基礎上保持謙謹,這樣才能成為國家棟梁。”反應過來的太宗採納了他的意見。
太宗又讓李泰搬到距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