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5 頁)
左右。“選擇性適用”的“開關”隨後於2000年5月被克林頓總統“關閉”。現在全球定位系統測定的位置準確度取決於使用何種接收機。大多數手持全球定位系統裝置,可以從零售店買到,然後還可以花100美元網上升級,準確度大約在10米。另外,軍用接收機使用了所謂“P碼”(精確碼)進行加密,以提高準確度。
全球定位系統精度的重要性,特別是應用在其他衛星系統的情況下,不應被誇大。負責全球定位系統衛星組的是位於科羅拉多州施裡弗空軍基地(Schriever Air Base)的第二太空行動中隊。1996年,全球定位系統控制中心像一顆全球定位系統衛星傳輸了一個時間錯,在被警戒員發現之前已經過去了6秒鐘。100多個東海岸的手機服務網路受到了影響,有的網路受影響時間長達24小時。這個例子證明了這一專案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變得有多麼重要,雖然在概念階段並沒有為之確立明確的任務。這也體現了它的經濟聯絡。這也解釋了何以全球定位系統以第一代全球設施而聞名。
僅僅從一家公司的經歷就可以顯示出全球定位系統相關技術是多麼的有利可圖。2003年《福布斯》(Forbes)將“高明國際”(Garmin International)的聯合創辦者加里·布雷爾(Gary Burrell)和高民環(Min Gao)列入它的400名富豪排行榜。這兩個人在1989年建立了一家公司,起初名叫“ProNav”。1990年他們開始經營“GPS100”個人導航系統,一種價值2500美元的船用導航輔助裝置。這個公司的第一位顧客是美國陸軍,那是在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這也是另外一個私人公司研發兩用技術使軍隊獲益的例子。2003年,公司擴充了自己的生產線,增加了一系列個人全球定位系統產品,諸如供跑步健身的人使用的裝置、PDA…GPS一體接收機(個人數字助理和全球定位系統一體機)等等,公司股票的市值估計高達45億美元,年收入億美元,利潤達到億美元。全球的投資者都對這座技術金礦感興趣,這一點毫不奇怪。
對於軍隊來說,聯合直接打擊彈藥(JDAMs)是另一個全球定位系統重要性日益凸現的例子。聯合直接打擊彈藥是將一個價格低廉的制導裝置包附加在一些以前沒有制導的自由落體炸彈上,使之成為精確制導的“靈巧”武器。制導裝置包由一個裝有慣性導航裝置和全球定位系統的新尾翼構成。國防部於1998年開始採購這些價格相對低廉的制導包。“伊拉克自由行動”期間,2003年3、4月間使用了6542枚“靈巧炸彈”,佔全部彈藥投放量的35%。僅僅這種能力便使得全球定位系統成為了很有價值的力量倍增器。加之其他能力—從追蹤到分辨沙漠中友軍和敵軍目標,到在飛機上使用進行精確的位置識別'1',再到掃雷行動以及更多的任務,全球定位系統由此而不可或缺。這裡也存在著矛盾,美國軍隊不僅必須保衛自己使用的全球定位系統,還必須努力抑制其他國家利用導航衛星反對美國,這可不是一件輕鬆的任務。因為全球定位系統由於其具有的廣泛而不斷擴充的民事用途,已經被認為是一種全球設施。
運載技術(1)
運載技術
運載火箭的發展歷史見證了美國是多麼擔心失去她在這方面的霸權地位,以及出於這種困境美國都採取了怎樣的行動。結果,美國不但失去了運載火箭霸主地位,而且丟掉了商用運載火箭市場的大部分份額。歷史似乎是在讓電影《虛榮的篝火》(The Bonfire of the Vanities)'1'的情節在其他領域重演。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當時美國的政府官員並沒有感到有什麼值得驚訝的,但他們卻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