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5 頁)
亂梳雲髻下妝樓,盡室蒼黃過渡頭。鈿盒金釵渾拋卻,高家兵馬在揚州。
江城細寸碧桃春,寒食東風杜宇魂。欲吊薛濤憐夢斷,墓門深更阻侯門。
《詩序》曰:“夫笛步麗人,出寶珠之女弟,雉皋公子,類側帽之參軍。名士傾城,相逢未嫁;人諧嬌婉,時遇飄搖。則有白下權家,蕪城亂帥;阮佃夫刊章置獄,高無賴爭地稱兵。奔進流離,纏綿疾苦;支援藥裡,慰勞羈愁。苟君家免乎?勿復相顧;寧吾身死耳!遑恤其勞。已矣夙心,終焉薄命;名留琬琰,跡寄丹青。嗚呼!針神繡罷,寫春蚓於鳥絲;茶癖香來,滴秋花之紅露。在軼事之流傳若此,奈餘哀之惻愴如何!鏡掩鸞空,弦摧雁冷;因君長恨,發我短歌。”
這“軼事之流傳”,是董小宛入宮之說乎?
這還不算,梅村還把心上人在《紅樓夢》裡還魂到香菱、黛玉、芳官、妙玉身上!
而冒襄的《影梅庵憶語》是中國小品文的經典,後經臺灣的王以安在《細說紅樓夢》裡索隱,《石頭記》以董小宛事蹟為骨幹,更以冒襄《影梅庵憶語》為全書之貫繩,可作一家之言!
我沒有看過《細說紅樓夢》,但其觀點“於我心有慼慼焉”,我也把這兩篇美麗的小說對照著來品讀小宛故事!
冒襄在開篇就為心上人正名:“亡妾董氏,原名白,字小宛,復字青蓮。籍秦淮,徙吳門。在風塵雖有豔名,非其本色。”
可以參照其好朋友餘懷《板橋雜記》載:“董白,字小宛,一字青蓮。天姿巧慧,容貌娟妍,七八歲時阿母教以書翰,輒了了。少長顧影自憐,針神曲聖,食譜茶經,莫不精曉。*閒靜,遇幽林遠澗,片石孤雲,則戀戀不忍捨去。至男女雜坐,歌吹暄闐,心厭色沮,意弗屑也。”
3。鈿盒金釵渾拋卻:董小宛(2)
可見小宛是旅遊愛好者,又喜歡西藏之類人跡罕至的地方!
《影梅庵憶語》:“庚辰夏,留滯影園,欲過訪姬。客從吳門來,知姬去西子湖,兼往遊黃山白嶽,遂不果行。辛巳早春,餘省覲去衡嶽,由浙路往,過半塘訊姬,則仍滯黃山。”
齊雲山,又名白嶽,與黃山相近,後有乾隆題“天下無雙勝境,江南第一名山”。
這一段說的是崇禎十三年(公元1640年)夏與崇禎十四年(公元1641年)年春,冒闢疆再到半塘,而董小宛仍滯留黃山。是誰有這樣大的魅力能讓其陪遊這樣長的時間呢,原來男主角是當時已經名冠三吳的梅村,且看其詩記錄:“細轂春郊鬥畫裙,捲簾都道不如君。白門移得絲絲柳,黃海歸來步步雲。”
吳梅村在《題河渚圖送胡彥遠南歸》回味杭州旅遊:“我為作此圖,彷彿梅花墅。”梅花墅,杭州西溪梅墅!明代中期,西溪與靈峰、孤山並列為杭州三大賞梅勝地。梅花墅另一地點是明代蘇州戲曲家許自昌的私家園林,松江陳繼儒撰有《許秘書園記》,鍾惺撰有《梅花墅記》。河渚塔,舊城“杭公塔”,可見吳梅村送朋友胡彥遠回杭州,並非說蘇州。
小宛失戀後也在題《孤山感逝圖》詩裡流露出來無限哀怨:“孤山回首已無家,不做人間解語花。處士美人同一哭,悔將冰雪誤生涯。”周邦彥曾作《解語花?風銷絳蠟》,“同是天涯淪落人”一嘆!
真是“情切切良宵花解語,意綿綿日暖玉生香”!
董小宛“不做人間解語花”,讓吳梅村覺得“任是無情也動人”。
董小宛居虎丘半塘時吟成如下兩首七言絕句:
《偶成》
獨坐紅窗悶檢書,雙目終日未能舒。
芳容銷減何人覺,空費朝朝油壁車。
(選自《國朝閨秀香咳集》)
《書悶》
病眼看花愁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