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突厥來襲 謀劃據敵(第2/3 頁)
上又加了幾分力。
執失思力無奈跪下,朝堂之上群臣高聲喝彩,李世民微笑撫須。
“大郎,番邦蠻夷不懂禮數。朕不怪之,大郎又何必動怒。畢竟是使臣,大郎不可如此。”李世民笑道。
“是,父親。”李承乾收劍回鞘,走了回去。
“執失思力,你先下去等候訊息。”李世民揮手讓人帶下執失思力。
“突厥來襲,諸卿有何良策退敵。”
“陛下,今突厥勢大,當以暫避鋒芒,臣懇請陛下移駕江南,避其鋒芒,徐徐圖之。”一個諫議大夫出列說道。
“陛下,昔漢有和親納貢之例。陛下,今突厥兵鋒正盛,長安守備空虛。陛下可以金錢賄之,和親誘之。臣料突厥必退兵而去。” 一國子司業出列說道。
李承乾正在閉目養神,突聞此言,驚睜雙目。想起前世那個大辮子王朝曾說的一句話“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不由心生怒氣。
“哼哼,好一個移駕江南,好一個和親納貢。要不要我李家皇室束手稱臣啊?今外敵來犯,爾等不思殺敵報國,卻要我大唐皇帝服軟?
我大唐以武立國,何曾不戰而逃。和親納貢?只有番邦將女子獻於我朝,我朝女子絕不外獻。
爾等都是飽讀聖賢書之人,聖賢可教過爾等屈膝侍敵,以女人和國庫來換和平?先生,聖賢有這麼說過嗎?”李承乾望向孔穎達。
“回殿下,聖賢可沒有說過,此等無父無君的言論。”孔老頭氣的吹鬍子瞪眼睛。
“今,寡人有一言送與諸公:我李家問鼎天下,棄豐盈安全之地,建都長安。何也?
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國門,我李家皇室就是要在此鎮守國門,守天下太平,守萬民安生。”李承乾高聲說道。
“好一個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國門。好一個,守天下太平,守萬民安生。大郎此言甚合朕心。
來人,將太子所言刻於大殿之上,以示後世之君。朕意已決,與突厥一戰。
散朝,太子、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尉遲敬德、秦瓊興、侯君集慶殿見駕”李世民站起來高聲道。
集慶殿內。
“陛下,今突厥大敵來犯,頡利命拔野古部和同羅部的2萬騎兵圍攻烏城,其用途在於牽制程知節、徐世績、柴紹和屈突通的我軍主力。
臣以為應命李孝恭為江南道節度使(唐朝的節度使最開始是武官的一種,主要掌管軍事、防禦外敵,而沒有管理州縣民政的職責),領江南道兵馬速進京勤王。
命李道宗為靈州都督,坐鎮靈州以防突厥。敵現進兵高陵,高陵城小恐不能守,當遣一將速往涇陽,伺機而戰。”兵部尚書房玄齡說道。
“玄齡,長安還有多少兵馬?”李世民問道。
“有三萬守軍。” 房玄齡說道。
“哎,還是太少了。”李世民嘆道。
“陛下,玄齡說的是守軍。可沒算乾兒麾下的2萬士卒啊。”長孫無忌笑道。
“對啊,大郎,你麾下兒郎能戰否?”李世民期待的問道。
“父親勿憂,兒麾下兵馬已練成,可堪一戰。”李承乾笑道。
“嗯,如此,長安壓力就小了許多。今日,太子殿內所言振聾發聵,不知太子有何退敵之策。”秦瓊說道。
“秦伯父,方才杜伯父所言,已是很妥當了。乾兒以為,頡利部15萬,突利部3萬,契苾何力部2萬,拔野古部和同羅部的2萬。各部聯軍22萬,看似人數眾多,實則各懷鬼胎。
契苾何力部、拔野古部和同羅部受頡利挾持而出兵。突利因年幼而失汗位,今雖為東突厥二汗,但又怎能心甘?
我料想四部為儲存自身實力,必不肯出全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