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部分(第4/4 頁)
了。
玉門的油田王九齡不打算給中國,但是四川的油氣也是合作開發的,不過王九齡也不能讓人說閒話,所以幫助中國發展油氣資源自然是實在必行的。
除了海里的,一時半會開採不了,陸地上的基本可以開採了,後世已經成熟的有1、大慶油田;2、勝利油田;3、長慶油田;4、遼河油田;5、克拉瑪依油田;6、華北油田;7、大港油田;8、中原油田;8、吉林油田;10、河南油田;11、江漢油田;12、江蘇油田;13、青海油田;14、塔里木油田;15、土哈油田;16滇黔桂石油勘探局;17冀東油田,這些油田都是中國石油非常集中的地方。
王九齡優先幫助中國開發這些地方,不過王九齡並不知道這些地方的具體位置,好在秦國發展較早,有一批勘探人才,不過王九齡也不能太妖孽了,吧所有地方的報出來,因此只是說了幾個,當然還要冠上科學分析的名稱。
石油是怎麼形成的在理論上不成熟;還有其他觀點;傳統的石油地質理論認為:石油的生成是幾百萬年前沉積在海底的生物殘骸,經泥沙覆蓋,在微生物作用下腐爛,又經過長期的加壓加熱,形成油、氣。現代石油理論則認為:石油是由含有機質的動植物殘骸被埋入地下後和泥沙組成了有機淤泥,由於地層的原因不斷地被一層一層地掩埋,愈埋愈深,最後於外面的空氣隔絕,造成了一個缺氧的環境,加上深層處溫度的升高,壓力的增強,厭氣性氧細菌便把有機質分解,形成了分散的油滴,這就是石油。
比如東北森林資源豐富,那可能就有很多樹木被埋藏在地底下形成了無數的石油。
華北地勢平坦,這裡以前是大海,現在的陸地都是由河流沖刷的下來的泥土堆積而成,裡面肯定埋藏了大量的生物殘骸,也可能形成很多石油。
另外新疆的沙漠裡面,王九齡直接說中東也是沙漠,那裡面有石油,那麼新疆的沙漠裡面肯定也有,何況大家又離得那麼近,中東石油那麼多,信件總該有一點。
雖然王九齡的理由很勉強,但是大家也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何況我說的也有一定的道理,那就從這些地方開始——
分割線——新書《抗戰往事》已經上傳,希望大家繼續支援!謝謝!
第三百五十八章 中國油田大開發
此時世界上大多數地址學家都相信德國人的理論,認為只有沿海大陸架有石油。所以二戰日本人拼命要佔領東南亞。
如果1942年之前日本在東北(即滿洲國)發現大慶的石油,日軍依然會南下入侵新加坡、印度尼西亞和中南半島等地,因為橡膠、錫、鋁、硫磺也都是重要的戰略物資,而且南下對日本陸海軍來說進攻的難度不大。只是暫時不會偷襲珍珠港與美國宣戰。日美之間的太平洋戰爭歸根結底是美國對日本的石油禁運,日本固有的島國危機意識和軍國主義必須讓他們發動對美作戰,即使很多當時軍部的將領反對對美開戰,如陸軍的石原莞爾,海軍的米內光政,山本五十六等。
大慶油田的累計探明石油地質儲量達56。7億噸,油層為中生代陸相白堊紀砂岩,深度900米~1200米,中等滲透率。足以供應日本的戰爭機器和國內需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日本現代史》裡,經常能看到“如果當初找到大慶油田將如何如何”的詞句,他們為沒能在戰前找到大慶油田始終感到“遺憾”。原東京工業大學教授森川清在回憶“滿洲的石油開發”時說,之所以沒能找到大慶油田,“是因為戰前日本鑽探的深度只達到大約700…800米,鑽探技術是難以達到足夠的深度。”實際上,標誌大慶油田發現的第一口油井—松基三井,恰恰是開鑽到1357…1382米之間的油層才出油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這種說法。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