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統一六國——滅趙國(第2/4 頁)
位置十分重要,是秦國東進的一道重要屏障。趙國的軍事力量曾經十分強大,尤其是其騎兵,威震天下。然而,長期的戰爭消耗,加上內部的政治腐敗,使得趙國的國力逐漸衰退。
嬴政深知,趙國是秦國統一道路上的一塊硬骨頭。但此時的趙國,已經外強中乾。秦國經過多年的發展,國力強盛,兵精糧足,具備了一舉攻滅趙國的實力。
在決定攻趙之前,嬴政在宮殿中召集了一眾大臣商議。王翦、蒙恬、李斯等重臣皆在列。
“諸位愛卿,如今趙國雖勢弱,但仍不可小覷。寡人慾攻趙,爾等有何良策?”嬴政坐在王座上,目光掃過眾人。
王翦率先開口:“陛下,趙國軍事力量尚存,不可貿然進攻。臣建議先派間諜潛入趙國,離間其君臣,削弱其內部團結。”
李斯附和:“王將軍所言極是。此外,我們可在邊境陳兵,給趙國造成壓力,使其疲於應對。”
蒙恬:“陛下,末將願親率大軍,衝鋒陷陣,為陛下奪取趙國。”
嬴政聽著大臣們的建議,心中已有了謀劃:“王翦將軍,此次攻趙,由你負責軍事統籌,務必制定出周全的作戰計劃。
李斯,你負責處理國內政務,確保後勤補給源源不斷。蒙恬,你率精銳部隊為先鋒,待時機成熟,一舉破趙。”
眾將齊聲應道:“陛下聖明,臣等定不辱使命!”
於是,秦國的一系列行動展開。間諜在趙國散佈謠言,說司馬尚擁兵自重,意圖謀反。趙王遷本就昏庸無能,對郭開言聽計從。郭開趁機進讒言,趙王遷竟罷免了司馬尚,改用趙蔥為將。
公元前 229 年,趙國的上空被一片陰霾所籠罩。一場大地震突如其來,大地顫抖,房屋倒塌,無數百姓流離失所。緊接著,大饑荒如惡魔般降臨,田野荒蕪,顆粒無收,飢餓的陰影籠罩著每一個角落。
秦國敏銳地捕捉到了趙國的這一困境,認為這是絕佳的進攻時機。於是,秦王嬴政果斷下令,派遣王翦、楊端和、羌瘣率領大軍向趙國進發。
秦國大軍在王翦的指揮下,兵分多路向趙國進發。蒙恬率領的先鋒部隊勇猛無畏,一路攻城掠地。
趙軍在趙蔥的率領下,倉促應戰。然而,由於指揮不當,軍心渙散,趙軍節節敗退。
王翦深知戰機稍縱即逝,果斷下令全線出擊。秦軍如洪水猛獸般衝向趙軍。
戰場上,殺聲震天,血光四濺。秦軍的勇猛讓趙軍膽寒,趙軍紛紛潰敗。
趙國君主趙王遷深知局勢危急,儘管名將李牧已被冤殺,但他仍派出司馬尚率領趙國殘軍抵禦秦軍的進攻。
然而,趙國此時國力衰微,地震和饑荒使得百姓困苦不堪,軍隊的糧草補給也陷入了極大的困境。士兵們飢腸轆轆,面黃肌瘦,卻依然懷著對國家的忠誠堅守陣地。
司馬尚望著士氣低落但眼神堅定計程車兵們,心中滿是憂慮和悲憤。他深知,面對強大的秦軍,趙國如今的處境極為艱難,但他也決心拼死一戰,扞衛趙國的尊嚴。
戰場上,秦軍士氣高昂,裝備精良,步步緊逼。而趙國士兵們雖頑強抵抗,但在飢餓和疲憊的雙重摺磨下,漸漸力不從心。
最終,趙國在這場實力懸殊的戰爭中難以抵擋秦軍的兇猛攻勢,國土淪陷,陷入了更深的苦難之中。
最終,王翦大破趙軍,攻克了邯鄲城。這座曾經輝煌的趙國都城,如今陷入了一片混亂。
公元前 229 年,秦國開始攻趙,公元前 228 年,秦國攻克邯鄲,俘虜趙王遷,公子嘉逃到代,趙國的大臣們有的投降,有的拼死抵抗,但都無法改變趙國滅亡的命運。
秦國統一道路上的又一重大勝利,為後續的征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