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開局直播震驚老祖宗 > 第119章 糧食去哪了(三)

第119章 糧食去哪了(三)(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功夫好?手榴彈怕不怕食人山莊明末之烽火連城穿成傻子後,徹底放飛自我破碎戰爭穿越後成為曹魏第一權臣性轉成少女才不會白給呢成為御史後,我怒噴建文帝諸天:開局大哥被抓,我倒反天罡正義系統選中的我離正義越來越遠諜戰:識別身份後,策反高階間諜一個彈夾三萬發,你管這叫漢陽造有一個傳奇春秋吳國四合院:搶房?我直接街道辦舉報策馬大明抗戰神器:軍火系統的傳奇穿成乞丐後,我撿到師父了惡霸將軍的精神小夫郎救命,我不要在快穿界打工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橫掃六合!東周列國志註釋白話文

【手拿屠刀的洪武大帝在位時都這個樣子,更別說其他人了。

唉,漢家還是太講文明,你看滿清不把這群玩意收拾得只知道跪地磕頭。

自從那所謂得‘仁宣之治’後,三楊獨攬朝政,那場景已經可以想象。

大明文官是如何一步步做大的,只能說洪武大帝還是失算了,費時費力廢除的丞相還是用別的名頭回歸。

不是說丞相不好,治理一個國家只靠皇帝肯定是不行的,不是人人都像洪武皇帝這樣‘卷’,丞相的作用還是毋庸置疑的。】

明洪武年間,朱元璋摩梭鎮紙的手微微一頓,‘丞相、丞相。’

【永樂皇帝沒有老爹的勤政,於是弄了個內閣幫他處理公文,一開始內閣只是充當秘書的角色,但不是每個皇帝手裡都有刀,內閣也就開始變味。

到明中期,就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凡是沒有在翰林院工作經歷的不能入內閣當首輔,也不能擔任禮部、吏部的主要官員。

翰林院是宰相的儲備庫,明朝百分之九十的宰相擁有這一經歷。

《明史》記載: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南、北禮部尚書、侍郎及吏部右侍郎,非翰林不任。而庶吉士始進之時,已群目為儲相。通計明一代宰輔一百七十餘人,由翰林者十九。

最為奇葩的是,翰林院庶吉士由首輔親自從新科進士中選拔,新科翰林的主要跟著宰相們學習治國理政三年。

翰林“畢業”後的職務,吏部無權過問,由宰相們直接安排。】

明永樂年間,朱棣看著胖大兒無奈嘆氣,又瞅了眼混不吝的老二,無語凝噎。

這老大上臺後文官肯定會做大,但是交給老二?朱棣打了個冷戰,還是算了,這玩意說不定成為楊廣第二。

【整個國家未來的首輔,甚至掌管國家人才選拔的禮部主官、掌管官員任免的吏部主官,都是首輔的門生。

王佐上奏,三楊大手一揮,拿走國家糧食大權之時,于謙已經以兵部侍郎的身份擔任山西、河南兩地巡撫五年之久。

如此大事,當天就透過併發出,怎麼樣好笑吧、兒戲吧,大明的政治有時候就是這樣匪夷所思。

名留千古、英明神武的於少保,對事關大明生死存亡的糧食大權為何保持沉默,也許真的以為大明官員清正廉潔能好好管理大明命脈?

但天下這麼多衛所,為何偏偏發生在‘三楊內定接班人’謙主政的河南?這就很耐人尋味。】

秦朝,嬴政不屑得撇撇嘴:“李斯,你說這是為何,之前的直播,這于謙可是拯救大明的功臣,為何會如此?”

李斯:你怕不是在點我?略微思索一會,拱手回應:“陛下,那時于謙也許還年輕,懾於上官的壓力......”

好吧,實在編不下去了,但心中所想實在不敢說出口。

【就算貪汙是真事,但為什麼一個地方軍戶的貪汙,竟然要拿走全國糧食大權?

為何恰恰發生在三楊之一的楊榮老死,張太后身體也不行了的時候?

為何偏偏發生在朱祁鎮已經逐漸開始掌權的節骨眼上!

為什麼一件小事,引發了這麼大的後果,于謙卻沒有站出來?

千古於少保,兵部右侍郎、巡撫兩省的國家眾臣,在這種事關國家命脈之大事上竟然三緘其口。

要知道明朝各部差事,實際上都是左右侍郎管理。

許是于謙能力不足、看不到其中厲害吧!】

明宣宗年間,朱瞻基饒有興趣地看著三位內閣眾臣:“三位楊卿,你們說這是為何?”

楊榮和楊士奇不答,楊溥羞愧地低下頭。

【小皇帝即位,就立刻轉移糧食大權的歸屬。

目錄
遮天之我成了李長青港片:軍火大亨,從幹掉B哥開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