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呂不韋的最後時刻(第2/3 頁)
燕國和齊國則保持觀望,試圖在這場風雲變幻中謀取自身的利益。
嬴政除了在這場權力鬥爭中巧妙周旋,還雷厲風行地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變革。
他大幅減輕了農民的賦稅,鼓勵農耕,使得秦國的糧倉日益充盈。同時,他嚴令加強軍事訓練,改良兵器製造工藝,秦軍的戰鬥力得以節節攀升。
在人才選拔方面,嬴政果敢地打破了舊有的貴族世襲制度,廣開賢路,讓更多胸懷真才實學之人能夠為秦國竭誠效力。他提拔了蒙毅、馮劫等一批新銳之士。蒙毅執法公正,剛正不阿;馮劫善於謀略,能為嬴政出謀劃策。這些人才的加入,進一步充實了嬴政的統治力量。
隨著時間的推移,呂不韋的處境愈發艱難。嬴政逐步削減他在朝堂上的權力,昌平君在秦王政十年(公元前 237 年)接替呂不韋任秦國丞相,而後來昌文君也擔任過丞相但,具體時間和任期長短歷史沒有詳細記載。
這天,在秦國的朝堂之上,氣氛凝重而壓抑。嬴政高坐於王位。
“相國呂不韋,嫪毐之亂,雖非你主謀,卻也因你而起。你的權勢,已讓寡人心憂。今,罷去你相國之位!”嬴政的聲音在大殿中迴盪,充滿了不可違抗的威嚴。
呂不韋身形一顫,臉上露出複雜的神情,有不甘,有無奈,更多的是落寞。他緩緩跪下,叩首道:“老臣謝主隆恩。”
曾經權傾朝野的呂不韋,就這樣結束了他的相國生涯,
呂不韋,這個從商人一步步登上相國之位的傳奇人物,迎來了他人生的重大轉折。
他望著嬴政,這個自己親眼看著長大、曾尊他為“仲父”的少年君主,心中五味雜陳。
公元前 237 年,嬴政 ,罷去了呂不韋的相國之位。
嬴政在下達罷相旨意時,心中也頗為複雜。他深知呂不韋曾為秦國立下赫赫功勞,也在自己成長過程中有著一定的影響。
但呂不韋的權勢過大,已經威脅到了自己的王權,為了實現統一大業,必須將權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嬴政心中既有對呂不韋的感激,也有堅定的決心和一絲不忍。
呂不韋離開咸陽時,嬴政只允許少量的僕從跟隨。曾經權傾朝野的呂不韋,如今形單影隻,落寞不已。
回到封地後,呂不韋仍未放棄最後的掙扎。他暗中與一些舊部聯絡,企圖尋找機會重返朝堂。每日,他的府邸門庭若市,眾多門客紛至沓來,其中不乏來自他國的使者。
這些門客和外國使者心懷各異。有的是真心敬仰呂不韋的才能和昔日的權勢,希望能在他落魄時結下善緣;有的則是受本國君主之命,試圖借呂不韋之手,挑起他與嬴政之間的權力爭鬥,從而為自己的國家謀取利益。
呂不韋心中明白,這些人的到來並非全然出於真心。然而,他曾經身處高位,習慣了被人簇擁,面對如今的門庭若市,心中難免有幾分感慨和動搖。
洛陽,這座曾經繁華的城市,如今成為了呂不韋的避世之所。他雖已不在朝堂,但威名仍在,每日前來拜訪的人絡繹不絕。
然而,嬴政的眼線早已遍佈各地,呂不韋的一舉一動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嬴政擔憂呂不韋在封地仍能積聚勢力,威脅到自己的統治,於是嬴政寫了一份詔書,也只是小小警告而已,他並不想殺呂布。
一封詔書從咸陽傳來,言辭犀利:“君何功於秦?秦封河南,食十萬戶!君何親於秦?號稱仲父!”呂不韋接到詔書,手微微顫抖,他知道,嬴政已對他徹底失去了耐心。
夜晚,呂不韋獨自坐在庭院中,望著天上的明月,心中感慨萬千。他想起了自己曾經在商場的精明算計,想起了在秦國朝堂的風雲歲月,也想起了與嬴政之間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