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村子升級的條件(第1/2 頁)
冬天似乎過去了。
溫暖的春風已經吹遍大地。
這個冬天,梁鑫因為手裡有大量糧食的緣故,吸引了很多難民來投奔。
現在村子裡的戶口數將將過百!
光看人口,已經達到了中等村的規模。
村子分上中下三等。
想要升級到中等村,需要很多條件。
人口、村子的環境、村民的富裕程度、村長的名望等等,都是考量目標。
就好像有很多打分項,總分加起來達到某個數值,就能透過青山宗的評定,成為中等村。
所以村子是允許有短板的,但有短板的情況下,就必須有長處。
要麼就處處都可以,但處處都很平庸。
反正總分夠了就可以。
梁鑫的村子,人口增長的方式太意外太迅猛,其他方面都跟不上。
詳細一點,想要成為中等村。
除了人口夠,村子建設也有各種要求。
首先就是村內不能有太多茅草屋,茅草屋做倉庫還可以,做民房不太行。
這說明生活條件差。
還有就是圍牆。
圍牆要足夠堅固,具備一定的防禦力。
然後村民收入要提高。
這個收入就是村長用工給多少工錢。
下等村,一個青壯勞力,一天的工錢,就是三文錢左右。
中等村需要給到五文錢左右。
這等於變相提高了村長的支出成本。
一般的村長想給出這個工錢,並不容易。
給了五文錢一天,新村子的村民幹不出來價值五文錢的活。
想要給得起,一般需要依靠特殊收入來源。
村子的收入方式無非就那麼幾種。
靠採集這麼原始的方式,肯定是不夠的。
首先是種植。
種植比起採集穩定的多。
而且開荒之後,隨著時間推移,生地轉變為熟地,荒地變良田,產量是會慢慢增加的。
如果只依靠種地,收入其實不高。
年份正常是可以支付得起五文錢左右的工錢的。
可就怕遇到荒年,遭個災什麼的。
村長的底褲恐怕都要當掉。
所以就需要發展養殖業了。
養殖業利潤不算高,但至少比種地強。
一個成熟的中等村,必然是有養殖業的,養些豬啊雞啊牛啊什麼的。
然後高階一些的,就開始養大型牲畜,牛啊,馬啊什麼的了。
再高階,那就是製造業了。
生產布料啦,生產瓷器,釀酒之類的。
然後是安全問題。
一箇中等村,是有能力抵禦一定程度的風險的。
這就需要組建民兵隊伍,還要定期訓練一下。
訓練強度不大,但也能保證大家不至於遇到猛獸腿軟的逃跑。
不像下等村的村民,沒訓練過,看到大型猛獸立馬腿軟。
而且也沒有趁手的兵器,戰鬥力大打折扣。
簡單對比,一箇中等村的戰鬥力,是同等人數情況下下等村村民的好幾倍。
最後的最後,就是村長的風評了。
村長的風評不能太差。
不然青山宗容易不給過評定。
就是難民也不願意投奔。
誰會想去一個嚴苛吝嗇的村長手底下討生活呢?
這評定如果能透過,有好處有壞處。
壞處就是補給沒有了。
每個月的糧食補給和人口補給都沒了。
再想提升人口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