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2/5 頁)
7月16日上午5點30分,原子彈試爆成功。 格羅夫斯在處理完實驗後有關“放射性塵埃”和新聞保密問題之後,即著手寫出原子彈試爆的報告。7月21日,在波茨坦開會的美國總統哈里•;杜魯門及馬歇爾、史汀生先後得知報告的內容。這一報告左右了正在召開的波茨坦會議上的美國人的態度。 波茨坦公告發表後,日本首相鈴木召開記者招待會,拒絕無條件投降。史汀生認為此時“原子彈是十分適宜的武器”。 1945年7月23日,格羅夫斯為即將從海外作戰基地提尼安出發的軍事行動擬出最後的書面命令。7月26日,格羅夫斯又向在波茨坦的馬歇爾將軍提交備忘錄,請求對 栽�擁�湔ㄈ?本的作戰計劃做最後的批准,並提出由他全面負責原子裂變炸彈計劃,對日本作戰的一切命令最初都要由格羅夫斯提出,經馬歇爾將軍批准,再經阿諾德簽署而發出。很顯然,格羅夫斯想以此表明,美國的戰略核武器的運用,一開始就像核武器研製一樣,是在科學技術的指導與控制之下的。格羅夫斯在備忘錄中還預計了第3顆原子彈的生產速度。馬歇爾將軍和史汀生部長經杜魯門總統授權而批准該項計劃。 廣島是第一個目標,轟炸廣島的瞄準點是在日本陸軍總部附近。1945年8月5日傍晚,最後檢查工作已經全部完畢。負責執行首次原子彈轟炸任務的是美國第20航空隊第509混合大隊 的“埃諾拉•;蓋伊號”B—29重型轟炸機,飛行員為大隊長蒂貝茨上校。“小男孩”原子彈 業已準備完畢,飛機隨時可以起飛。8月6日清晨3時,蒂貝茨上校駕機從提尼安島起飛,9時 許在廣島上空投鄭了第一顆原子彈。廣島居民當天即被炸死7。8萬人、被炸傷和失蹤者5。1 萬餘人。8月9日,斯威尼少校駕駛“博克之車號”B—29轟炸機將“大個子”原子彈投擲在 長崎上空。美國戰略轟炸統計局估計,約有2。3萬人死亡,4。3萬人受傷。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透過廣播宣佈接受無條件投降條款。原子彈轟炸無疑是加速日本法西斯崩潰的重要因素之一。需要指出的是,原子彈的研製成功,是廣大科學家、工程技術人員、曼哈頓工程區全體官兵以及有關機構和企業通力合作的結果。 1947年,原子能事務移交給新成立的文職的原子能委員會,格羅夫斯也就此完成他的歷史使命。此後受命擔任武裝部隊特種武器計劃的負責人。1948年1月,此前已於1944年晉升為少將的格羅夫斯晉升為中將。同年2月即退出現役,出任雷明頓•;蘭德公司副總裁。1961年重返華盛頓居住。1962年,格羅夫斯出版回憶錄《現在可以說了:曼哈頓工程區故事》。1970年7月13日,格羅夫斯在華盛頓逝世。葬於阿靈頓國家公墓。 (肖石忠)
第三部分古德里安 上將(1)
“這就是我所需要的東西!這就是我所希望的東西!”當古德里安指揮一支摩托化部隊以嚴整的陣容從操場上快速透過時,希特勒大聲叫道。這是1933年德國陸軍兵工署舉行的新兵器表演會上的一個“ 低貳薄4撕螅�諾呂鋨駁拿��嚼叢醬螅�詰詼�問瀾鞝笳街諧晌�吧?擊英雄”,與隆美爾、曼斯坦因並稱為“德國三大名將”。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Heinz Wihelm Guderian,1888—1954),納粹德國裝甲兵的創始人之一。德軍上將。 1888年6月17日,古德里安出生於普魯士維斯杜拉河邊的庫爾姆,其父是一個職業軍官。古德里安自幼受普魯士軍國主義精神的薰陶。1901年4月進入卡爾希魯赫斯軍校。1903年轉入柏林附近的格羅斯利希特費爾德高階軍校學習。1907年畢業後被分配到駐洛林的第10漢諾威輕步兵營充當見習軍官。第二年被任命為少尉軍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