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 章 焋糕(第1/4 頁)
華枝春/懷愫
永秀換上窄袖薄衫,繫上襜衣,在西院小廚房裡學做焋糕。
何媽媽教她:“姑娘年歲也大了,該學著做些吃食,送老爺夫人和三姑娘嚐嚐。”
她回家“養病”的時候姑娘年歲還小,這會兒姑娘眼瞅就要及笄了,灶上的事竟一點也沒學,何媽媽一聽就皺眉。
“像咱們這樣的人家,是不必姑娘親手燒火切菜,但總也得學上兩樣,關鍵時候能拿得出手。”
何媽媽覺著古怪,羅姨娘可是做了一手好菜,下酒的青螺,糟的脆筋,全都是她的拿手菜,灶上婆子也比不了,竟一點也沒教給五姑娘?
永秀看何媽媽的臉色,知道她在想什麼,低聲道:“原來說翻了年就教我的。”
羅姨娘的原話是:“這種粗活計,你不必自己上手,知道怎麼料理就成,指點丫頭做,做好了你嚐嚐鹹淡口。”
連針線也一樣。
羅姨娘怕永秀常做這些把眼睛給熬壞了:“你哪裡知道當繡孃的苦,年歲一大迎風流淚不說,天黑不點燈就跟瞎子一樣,你少碰針線。”
把平日的活計都發給丫頭做,連她生辰時,永秀給她做個抹額,她也是又高興又嗔怪:“養你一場,可不是指望著你做針線的。”
永秀想到這些便忍不住心酸。
姑娘要學廚事是正經事,何媽媽問過了胡媽媽,又添上一句:“也是我沒早想著。”
這事哪裡能怪何媽媽,她“養病”養了兩年多,那時候姑娘才多大,哪會這麼早就學廚事。
胡媽媽想了想:“那就先在小廚房裡學著。”
姑娘們最多也就學幾道點心小菜,又幹淨又賞心悅目,哪會真的煙熏火燎學炒菜。
她也覺奇怪,怎麼看家的本領,羅姨娘竟一樣也沒教給五姑娘。
永秀做的頭一份吃食是浴佛節要吃的不落夾,用楊桐葉汁子給糯米染色,再放到蒸籠上去蒸,最後點綴些棗絲核桃仁。
她只做了最後一步,點綴棗子核桃仁。
一樣三份裝進食盒裡,先給了父親,又送去東院嫡母屋中。最後一盒,她說要帶走,走到小路上,拐到眠雲閣門前。
百靈塞了把大錢給看門的婆子,婆子收了錢,提盒送給羅姨娘。
胡媽媽何媽媽一瞧就知,但她們裝作不知道,反正這些事三姑娘都是知道的。三姑娘都沒開口,她們當然不會出面攔著。
這份不落夾容寅吃了,真娘那兒自是連見都沒見著。
東西送進和心園要怎麼解釋?總不能說是家裡庶女孝敬嫡母的,唐媽媽作主把點心分給大丫頭們。
自此永秀髮現了學廚的好處!
何媽媽把住了屋裡的賬,她能活動的錢快要見底。
婆子不見錢又不會開方便門,廚房要一道錢,守門婆子再要一道。
她上半個月富裕,下半個月就難支撐,想辦法算計著花錢:“不能讓姨娘知道!
”要是姨娘上半個月有菜吃,下半個月沒菜吃,就知道她在外頭日子不如意了。
以前跟著姐姐們學過管家算賬,那時是聽管事報一年的家計,大宴小宴請戲班花費多少錢。
大伯母教的時候就說:“雖不必自己打算盤,也不用一兩二兩的細摳,但總要知道錢能從哪裡來,往哪裡去。”
永秀過去覺得這有什麼難?往後她總有管事和陪房,知道手裡有多少錢就行,哪至於虧空。
誰知這才一個月,她就虧空了。
百靈勸也勸不住,勸的狠了,姑娘心裡又難受。
學做菜做點心之後,永秀能光明正大吩咐廚房每日預備些什麼菜,再把做好的送去眠雲閣。
“我怎麼早沒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