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郭子儀李光弼聯手,史思明節節敗退(第2/4 頁)
兇猛的騎兵面對百米開外的弩手毫無還手之力,史思明見勢不妙撤軍離去,找地方停駐下來等候步兵。
有村民向唐軍反映,看到叛軍五千步兵從饒陽方向趕來,晝夜行軍一百七十里,正在九門(今河北藁城以南)附近休整。
李光弼得訊大喜,立刻派出四千步騎兵,沿著滹沱河悄然行進。到達九門時,叛軍正在埋鍋造飯。唐軍佈置好進攻隊形,猛然掩殺過來,毫無防備的叛軍被殺了個精光。
史思明得知步兵覆沒,退入九門防守。
常山郡所屬九縣,七縣已經歸附,只有九門、藁城仍在叛軍手中。李光弼派將領張奉璋戍守石邑(今河北獲鹿縣南),其餘縣城各派三百士卒駐防。
兩軍對峙四十餘天,史思明切斷唐軍糧道。還好顏杲卿在起事前儲備有不少糧食,將士尚能果腹。但城中無草,戰馬只能啃吃苫席,長此以往勢必影響戰力。
李光弼想出個好辦法,讓士卒身著重甲,推著五百輛車到石邑取草,由一千弩手列成方陣護送,叛軍一靠近立即射擊。蔡希德發兵攻打石邑,也被張奉璋所敗。
眼見叛軍越聚越多,李光弼向郭子儀告急。
四月初九,郭子儀出井徑與李光弼會合,步騎兵累計達到十餘萬之多。這些將士可不是地方上的那些團練,而是與范陽叛軍相同的邊防精銳。
在經歷了安史之亂最初四個多月的頹勢後,大唐終於在正面戰場上形成了兵力優勢。
四月十一日,兩軍在九門以南展開對決,史思明大敗,李立節被渾釋之的兒子、中郎將渾瑊一箭射死。史思明收拾餘眾逃奔趙郡(今河北趙縣),蔡希德逃往鉅鹿(今河北邢臺鉅鹿)。
史思明由趙郡進入博陵(今河北定州境),因惱怒博陵歸附唐軍,一口氣殺光了郡府所有官員。
河朔百姓也從叛軍的禍害中清醒過來,不在逃匿躲避,以村落、鄉鎮為單位聯合起來對抗殺戮。這些自發組織的武裝,少的千餘人,多達上萬人,等到郭子儀、李光弼大軍來臨,他們爭相出來替唐軍效力。
四月十八日,唐軍攻克趙郡,郭子儀生擒四千人,只斬殺了安祿山任命的太守郭獻璆,其餘全部釋放。
李光弼進擊博陵,在史思明的頑強抗擊下十天未克,領軍赴恆陽(今河北曲陽)休整。
史思明收攏數萬被打散計程車卒捲土重來,進襲常山。郭子儀挑選精銳迎戰,三天後抵達行唐。叛軍疲憊,向南退卻。郭子儀追擊,在沙河(今邢臺沙河)再次擊敗史思明。
蔡希德從鉅鹿撤回洛陽告急,安祿山增派給他兩萬兵力,讓他與史思明會合,又讓牛廷玠從范陽調集萬餘鎮兵援助史思明,三方合兵五萬餘人,其中同羅、曳落河就佔了五分之一。
郭子儀剛到恆陽,史思明大軍已至。郭子儀見其勢大,使出疲兵之計堅守不出,叛軍來則戰、去則追;晝間顯示兵力,夜晚偷襲敵營,搞的叛軍片刻不得消停。
數天過後,郭子儀、李光弼見叛軍士氣低迷,縱兵出擊。
五月二十九日,雙方在嘉山(今河北曲陽東)會戰,唐軍大勝,斬首四萬級,俘獲千餘人。激戰中,史思明戰馬中箭跌落於地,他狼狽起身,披散著頭髮,光著腳逃出戰場,直至夜幕時分,才拄著著斷槍一瘸一拐回到營中。當晚,率殘部逃奔博陵堅守,無力再戰。
朔方軍自年初接敵,在四個多月的時間裡屢戰屢勝,聲威大震,河北十餘郡乘勢殺掉守將歸降,漁陽通路斷絕。
河北、河南各地軍民從安祿山最初的閃擊中醒過味來,經過殘酷戰場的考驗,倖存下來的團練積累起了戰鬥經驗,不再畏敵如虎,打的越來越有章法。
平原太守(今山東德州東南)顏真卿,是河北各郡最早站出來抗擊叛軍的郡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