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盛世下的隱憂(第3/4 頁)
今河北臨漳西南)、洛州(今河南洛陽東北)、貝州(今河北清河、山東臨清)、冀州(今河北冀州)、魏州(今河北大名東北)、深州(今河北深州)、趙州(今河北趙縣)、恆州(今河北正定)、定州(今河北定州)、邢州(今河北邢臺)、德州(今山東德州)、博州(今山東聊城)、棣州(今山東陽信)、營州(今遼寧朝陽)、鄚州(今河北任丘)十六州及安東都護府。
這是個什麼概念呢?遼寧以東、河北全境、河南以及山東部分地區都在其管轄範圍之內。
開元二十一年(733年),玄宗又下令,將由他治下的遼闊疆域,劃分為京畿、都畿、關內、河南、河東、河北、隴右、山南東道、山南西道、劍南、淮南、江南東道、江南西道、黔中、嶺南十五個道。
把行政層級由中央、州、縣“三級制”,改為中央、道、州、縣“四級”。
每個道設一名採訪使(相當於省長),用“漢六條”來約束他們。
京畿、都畿兩道採訪使由御史中丞兼領,其餘採訪使從優秀刺史中挑選任命。採訪使一般不予更換,除改變原有制度等重大事項需奏告朝廷批准,其餘事務允許其視情處置,先行後報。
從上述兩項改革可以看出,玄宗的心有多大!
客觀的看,實施層級管理,有利於發揮各級的主觀能動性。但以當時的通聯條件,這種做法對節度使、採訪使個人品行要求太高,一旦選人不慎或是管控鬆懈,就會在地方形成獨立勢力,為中唐時期的藩鎮割據,埋下了隱患。
第三,官員選任渠道過寬,推行論資排輩,靠實幹晉身的動力不足,優秀官員很難脫穎而出。想做大唐官員,除了參加科舉高中進士,還可透過門蔭、薦舉、軍功,甚至請託等多種方式獲取。
科舉在唐初實施,女皇武則天時予以規範,但在官員中所佔比例不大。
開元十七年(729年),國子祭酒楊瑒曾在一次奏疏中指出:“每年進士及第的官員不足百人,而從九品以外胥吏轉正的卻有兩千多人,進士連他們的十分之一都達不到。聽任這種風氣蔓延,恐怕沒人再肯精研學術,禮義廉恥將日漸傾頹。”玄宗雖然褒獎了他,卻並未採取解決措施。
開元十八年(730年)三月,宰相裴光庭兼任吏部尚書。裴光庭前文有過介紹,他父親裴行儉也曾做過吏部尚書,提出的張榜公示制度,成為大唐永制。
裴光庭接手吏部前,朝廷選任官員通常以能力才幹為主,兼看資歷年限,特別優秀的可以不論年資越級提升。這就導致一些才能平庸的官員很長時間得不到使用,甚至有人二十多年還呆在同一位置混吃等死。
當然這種情況也帶來許多問題,畢竟能力才幹不太好衡量。朝中有人,不行也行;朝中無人,行也不行!
裴行儉為解決這一弊端,採取了一種不得已的方式,即論資排輩!能力才幹不好評判,資歷年限可都是寫在紙面的。有了晉升名額,不管能幹與否,誰任職時間長誰上,嚴禁越級提拔使用。
政令下達後,許多長久得不到提升的官員興奮的手舞足蹈,連連稱讚這紙詔令是“聖書”,而那些憑藉真本事吃飯的才俊之士,無不埋怨嘆惜。
宋璟為之竭力爭取也未能成功,此後官員大都不再追求名聲政績,只以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態苦熬資歷,整體質量一年不如一年。類似姚崇、宋璟、張說這樣能力出眾之人,再難攀上宰相高位。
裴光庭因此倍受非議,在他死後,太常博士孫琬認為他用人只講年資,使勤奮的人失去了上進通路,奏請玄宗將他諡號為“克”。
第四,重用苛細官員,只知盤剝苛求,導致中央與地方矛盾不斷加深。在宇文融前,唐朝宰相都是以文學見長的傳統士大夫。武則天在位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