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邊關陷入多事之秋(第1/4 頁)
玄宗對邊防事務歷來關注,即便到了天寶年間,他在安心享樂之際,仍然記掛著邊疆,只是在指導思想上有了很大轉變。
開元時代,他對待周邊鄰國一向以和為主,除非有人進犯,一般不鼓勵邊將主動挑起事端。因此,與吐蕃、後突厥這些強悍民族保持了較好關係。邊關的穩定,也反過來促進了大唐社會的繁榮發展。
天寶以後,玄宗對邊關的上心,更多體現在征伐立威上。他破天荒的在邊境線上設定了十大節度使,賦予他們相機行事的大權。
邊將為了迎合於他,悍然向外拓展,甚至不惜單方面撕毀已經簽定的和約。
他們為求戰功不擇手段,編造戰果隱瞞敗績,視邊民如草芥,視士卒為工具,搞的邊境狼煙四起。對手越打越強,仇恨越結越深,強盛國力在無休止的征戰中消耗一空。
朔方方向(今內蒙、寧夏一帶),因回紇剛剛擊破後突厥,與大唐還處在蜜月期,顯得較為平靜。
天寶八年(749年)三月,朔方節度使張齊丘,在距中受降城(今內蒙古包頭附近)西北五百里之地修築橫塞軍,任命郭子儀出任橫塞軍使,這是名將郭子儀第一次見諸史書。
後來張齊丘因供糧不公,險些激起兵變。憤怒計程車卒毆打了軍府判官,把他包圍起來。多虧郭子儀用身體護住他,才得以倖免。後來,朝廷把他調任濟陰太守,讓河西節度使安思順取代了他。
河西方向(青海、甘肅)戰亂不斷。哥舒翰接替王忠嗣擔任節度使,先後在青海湖附近修築神威軍,在青海湖龍駒島上修築應龍城,並擊退了前來襲擾的吐蕃。兩座要點竣工,使得吐蕃不敢接近青海湖。
天寶八年(749年),玄宗詔令哥舒翰統一指揮隴右、河西,以及突厥阿布思部,並加強朔方、河東部分兵力,共計六萬三千唐軍攻打吐蕃石堡城。
關於石堡城,前文有過介紹。它依山而建,易守難攻,是從吐蕃進入大唐的重要通道。大唐曾經奪佔此地,後因玄宗所有非人,讓吐蕃重新奪回。
玄宗自此有了石堡城情節,王忠嗣就是出於正面攻打傷亡太大、得不償失,沒有聽從玄宗旨令,遭到奸人陷害,全憑哥舒翰力保才得以免死。
哥舒翰對這一過程瞭然於胸,不敢再抗旨,如期發起進攻。
該城三面臨近懸崖無路可走,只有一條山路可以登城,城內駐有數百吐蕃守軍,糧食儲備充足,防守器材應有盡有。
唐軍持續猛攻多日,始終無法攻克。哥舒翰召來主攻將領高秀巖、張守瑜,準備將他們斬首示眾,兩人懇請再給三天時間。
三天過後,唐軍在付出數萬將士生命的代價下,終於攻陷天險石堡城,俘獲吐蕃將領鐵刃悉諾羅等四百人,果然一如當初王忠嗣所料。
不久,哥舒翰派兵在赤嶺以西開墾屯田,留下兩千士卒駐守應龍城。時值寒冬,青海湖面凍結成冰。吐蕃大軍踏著堅冰渡過河面,寡不敵眾的唐軍全部戰死。
總體來看,有了哥舒翰這樣的名將鎮守,河西雖然戰火不斷,倒也處在可控之中。
安西方向(新疆)遭逢慘敗。高仙芝因擊破小勃律,取代夫蒙靈詧擔任節度使,麾下猛將如雲,對西域各國呈打壓態勢。
天寶八年(749年)十月,吐火羅(古國名,今阿富汗境內)葉護怛伽羅遣使向玄宗報告:“朅師國(今巴基斯坦北部)依附吐蕃,出兵阻斷了鎮守小勃律的唐軍糧道。懇請出動安西軍隊,與臣共同擊破兇頑。”
這裡有個問題,如果怛伽羅所說屬實,也應由安西軍府彙報,怎麼也輪不到吐火羅。
遠在萬里之外的朅師到底發生了什麼,是否值得勞師遠征!面對這些重大問題,玄宗並沒有召叢集臣商議,痛快答應了他,直接下令高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