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部分(第1/4 頁)
“是啊,上年的時候,我手裡的一批貨在京師一時尋不到賣家,足足在京師駐留了四個多月,這四個多月要住宿要吃用,還要打點夥計,七七八八算下來,不知耗費了多少銀子,結果害得年關的時候也呆在京師裡,實在沒忍住,被一個奸商以七成的價格吃走了手底的存貨,回到家的時候一算賬,整整一年算是白跑了。”
“若是這如意坊當真可信,確實是我等佳音,不知能少受多少的苦,少遭多少的罪,你們是不曉得,每次來京師的時候,我心裡頭就七上八下,又擔心這個,又怕這個,現在吾皇聖明,肯讓我等納絹嘉獎狀,算是少了一塊心病,現在出了這如意坊,卻是了卻了另一樁心事。”
“可不是嗎?你們跑貨的難,咱們也難,別看你們賣貨難找好買主,我這購絲的,其實也有不少難處,許多時候不放心,生怕有人以次充好,一次看不夠還要去看兩次,看了又怕賣家缺斤短兩,又怕交易的時候做什麼手腳,還得僱著人盯著,就怕出那個萬一,還有的時候,不要絲的時候到處有人來問,可是真正急著要絲的時候,想要找個買家卻比登天還難,有時情急找不到,只得向其他商行高價拿一點來應付,這裡頭的損失,卻也不小。眼下最大的問題就是,這如意坊當真可信嗎?若是可信,我寧願天天來吃茶,若是還要繳些雜費,那些算不得什麼,有些時候,能用銀子辦成的事根本不是事。”
眾人默然,其實這時候,所有人和這人的疑問一樣,心裡都在問:如意坊,可信嗎?
假若是可信,那自然是沒什麼說的,不少手裡有貨之人,還有那些觀望著想收貨的人,都不在乎那幾十兩或者百來兩的手續費用,可要是不可信,那才是真正的難題。(未完待續。手機使用者請到閱讀。)
第二百三十一章:好戲還在後頭
帶著這個疑問,所有人都沒有吭聲,商賈的性格本就謹慎,明知這東西好處多多,卻沒有人肯去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只是大家心裡的震驚卻是一定的,許多人打定了主意,先看看這如意坊是否當真可信,假若可信,將來少不得要和它們打交道了。
畢竟做生意最是繁瑣和麻煩,就怕你不怕麻煩,別人還怕呢,能將這交易的程式不斷簡化,是大家巴不得的事。
如意坊裡的夥計似乎也沒打算讓這些人急著來這兒交易,反正是長遠的生意,將來遲早有人來試水,等到大家慢慢熟知,慢慢對如意坊有了依賴,這筆買賣自然生意興隆。
要知道,許多客商還有不少貨壓在手裡呢,若是他們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買主,遲早還是要求到如意坊這邊來,只要做好了他們的生意,大家見這如意坊可信,自然會蜂擁而至。
許多人駐留在牆底下捨不得走。其實如意坊出了這麼個東西,稍有眼力的人都知道這東西一經出來必然改變商業格局,此時大家不免開始琢磨,這如意坊推出這門生意的人到底是什麼來路,他們有如此深厚的背景,又能想出這等新穎的買賣法子,想來做的是長久生意,絕不只是小打小鬧。
嘉靖聽了這些人的議論,頓時明白了徐謙推出這門生意的用意,他心中不由駭然,假若當真讓徐謙做成,那全天下到京的商賈交割買賣都少不得讓如意坊過一道手,這裡頭有多少利潤?嘉靖算不出來。可是根據嘉獎狀的盈利來推算,怕是單單這一門生意的規模竟不在嘉獎狀之下。每年莫非要坐收上百萬紋銀?
嘉靖目光幽幽,深邃無比。看著那面板上一個個數字,從嘉獎狀到現如今的如意坊,都給了他極大的啟迪,從前的時候,他雖是聰明,可是畢竟還有侷限,他所受的教育過於傳統,直到如今他才知道,任何東西但凡沾了一個商字。只要做好,那便是金山、銀山。
士農工商,老祖宗將商字踩在了最底下,或許正是因為,這商賈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