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第4/5 頁)
來越遠,直到沿著水路拐過去時,方應物還能看得見那對中年夫妻站在岸上頻頻招手。
他突然想到,自己盤點在蘇州府的得失,盤點來盤點去,為個人私利患得患失,卻從來沒有盤點到這方面。
是自己有意無意忽略了嗎?還是自己思維有短處?抑或脫離地氣了?
不過百姓發自內心的真情,原來是這樣令人感動。。。。。。方應物估計自己一輩子都忘不了這件事,他兩輩子加起來,還真沒遇到過這種事情。
方應物以前做研究看史料時,他內心不大相信在青天地方官離任時,會有百姓與官員相對而泣的事情,總覺得那太假。就像萬民傘和功德牌匾一樣,這些記載是故意褒美和拔高。
現在看來,史料記載未必全是藝術誇張,自己剛才難道沒有一種激動的情懷麼?
蘇州城,巡撫行轅大堂,王恕老大人端坐於公案後面,撫須嘆道:“老夫能為你做的,也只有這麼多了。”
在王恕身前跪著回話的,不是別人,正是那位給方應物送行的中年農夫。。。。。。
方應物這次在蘇州府,前前後後只有十幾天,來得快去得也快,但卻給蘇州士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還是那句話,流星般的少年。
祝枝山的岳父、前少卿李應禎與文徵明的父親、前知縣文林喝酒時,評價道:“方應物絕對有前途,這毫無疑問。祝允明將來若能有他的一半,就對得起父祖在天之靈了。”
文林哂笑道:“這話太誇大了,功名之路誰敢說滿了?鄉試三十取一,會試十取一,任是天縱之才也不敢說一定就能中。”
李老先生搖搖頭,“你將視野放寬些,那方應物即便舉業不成功,但你覺得憑他的機敏才智和處事手腕還怕找不到伯樂麼,完全可以作為幕席上賓!
你覺得需要花多少銀子才能請到這樣的幕僚?只要稍加歷練,今後起碼督撫大員爭相重金聘請是不成問題了,那樣權勢未必就小了。”
文林便默然不語,不得不承認很有道理。(未完待續。)
ps: 苦逼的一天啊,上午有事,下午有事,碼字頻頻被打斷。幸好明天是週末,我要爆發啊啊啊啊!大家有月票要留到明天啊!或者,今晚先投了?
第九十三章 諂媚之徒(求月票!)
方應物座船出了蘇州府府城,向西進入運河,又折向北而去,當夜宿在八大鈔關之一的滸墅關。
時值暮春,正是南糧北運的季節,可以看到運河中有大批大批的滿載運糧船,使得通行速度降低了許多。
國朝初年定下了糧長制,各地糧長負責將本糧區漕糧運送到京師。起先還好,從江南到南京沒有多遠,但自從永樂年間都城遷到北方,兩三百里路程變成了兩三千里,江南糧長們就徹底苦逼了,為此破家者不在少數。
到了宣宗章皇帝時,改了制度,在運河沿岸設定水次倉,糧長只需將漕糧運到指定水次倉即可,比如瓜州倉。
而南糧北運的主力變成了軍士。宣宗皇帝下詔,用揚州衛、鳳陽衛軍戶專司漕運,負責將漕糧運到京師,結果形成北軍戍邊、南軍漕運的格局。
方應物謹慎懷疑,這兩衛軍戶常年有組織性的進行漕運,可能是日後青幫的最早始源。
閒話不提,卻說方應物次日繼續出發,再向西北便進入了常州府界,這也是個繁華去處。一般說起江南,一個就是蘇州府,兩個就是蘇松,三個就是蘇松常。
這時候的常州府可不是後來的常州市這麼簡單,還包括被分出去的無錫市。
常州府能具備與蘇州、松江並稱的資格,其經濟實力當然不可小覷。此時天下財稅,蘇州府佔一成,約兩百多萬石;松江府是蘇州府的半數左右。是一百多萬石;而常州府又恰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