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第2/3 頁)
多夫的信中總結了他的訪美印象:&ldo;……總之,紐約、美國習俗、美國人的好客、城市風光、異常舒適的環境,這些都很合我的心意。如果我年輕些,大概會因為來到一個有趣的新天地而感到十分愉快,但我卻彷彿是在受一種舒服的罪。我的意向只有一個:回家,回家,回家!!!&rdo;
12 《胡桃夾子》和《約蘭達》
在柴可夫斯基赴美旅行期間,他的僕人阿列克賽把他的家重又搬回梅達諾沃,因為伏羅洛夫斯克的住房附近的樹林都被砍光了,那裡的住處已不適合柴可夫斯基居住。4月,柴可夫斯基回到了梅達諾沃,繼續寫他赴美之前就已開始的舞劇《胡桃夾子》,並著手創作另一部歌劇《約達塔》。
這兩部作品幾乎是同時完成的。
舞劇《胡桃夾子》取材於法國浪漫主義作家大仲馬根據德國作家霍夫曼的童話《胡桃夾子與鼠王》而寫的神話故事。透過敘述一個小姑娘在聖誕夜的夢,表現善戰勝惡,光明戰勝黑暗的美好的人類理想。這部舞劇包含了六部風格各異的舞曲,有西班牙風格的巧克力舞曲、阿拉伯風格的咖啡舞曲、俄羅斯風格的特列帕克舞曲、中國風格的茶葉舞曲、義大利塔蘭泰拉舞曲為基調的牧童舞曲和以法國民歌為主題的丑角舞曲。作曲家把《胡桃夾子》舞劇中的這六首舞曲配器編成一套供音樂會演奏的組曲,也很出色。
上次旅行時,柴可夫斯基在巴黎發現一件叫鋼片琴的樂器,是由維克&iddot;馬斯泰爾發明的新樂器。這種樂器的聲音介於鋼琴和鐘聲之間,清脆洪亮,非常動聽。作曲家委託尤爾根松從巴黎購買了這種樂器。《胡桃夾子》中糖果仙子之舞那奇特的配器效果就是由於使用了這種鋼片琴。柴可夫斯基也成為在俄國第一位使用鋼片琴的作曲家。
舞劇《胡桃夾子》的主人公是兒童,這個舞劇也顯示了柴可夫斯基對孩子們的熱愛。
歌劇《約達塔》是以劇中女主人公的名字命名的,取材於丹麥作家蓋茨的話劇《雷內國王之女》。柴可夫斯基是在1883年2月《俄羅斯信使報》上讀到這個劇本的。莫傑斯特於1891年4月將其改寫為歌劇指令碼。
這部歌劇是柴可夫斯基所寫色調最明快的歌劇。歌劇敘述了一個雙目失明的公主,由於勇於為愛情犧牲自己而最終得以復明的動人故事,歌頌了美好崇高的愛情和勇於為正義獻身的偉大品格。
《胡桃夾子》和《約蘭達》這兩部表現光明主題的作品都是在1892年12月在彼得堡首演的,演出效果不像柴可夫斯基所預想的那樣成功。不過根據舞劇改編的《胡桃夾子組曲》卻受到了聽眾的歡迎。這首組曲也流傳至今,成為許多音樂會上的必演節目。《胡桃夾子》舞劇現在已在世界上流行,特別是每逢聖誕節來臨,劇院認為演出《胡桃夾子》是最合時宜的。
1892年5月17日,柴可夫斯基遷入離莫斯科不遠的克林郊區的一所新居。新居面積很大,環境很好,景緻優美,有許多幽靜的好去處。這年年底和1893年初的戲劇節,柴可夫斯基多次外出旅行演出,在華沙、漢堡、巴黎等地都指揮演奏了自己的作品。
第六章 歲月流連
1 懷戀卡明卡柴
可夫斯基一生許多時間是在漂泊中度過的。他沒有體驗過充滿愛情的家庭生活的幸福,然而他對親人的眷念是持久不變的。他和妹妹亞歷山德拉情同手足,妹妹出嫁以後所居住的卡明卡,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也是他的安身之所。柴可夫斯基在卡明卡度過許多溫馨、寧和的日子,這裡是他永遠嚮往的地方,他像懷念故鄉一樣懷念和依戀這個地方。
</br>
<style type="text/css">
b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