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4/5 頁)
情一直沒能給我任何機會。
可是,連我自已都沒曾感覺到,我原本溫順的個性裡,其實早就已經開始積攢了一些蓄勢待發的力量。只不過我一直被矇在鼓裡。
我叫這種力量為反叛。十五到十九歲年齡階段的孩子容易生出叛逆的心。無論是男孩兒還是女孩兒,都這樣兒。大人們是不能加以指責的,這是“青春狂燥症”。誰都經歷過,但誰都知道不容易壓制這種“症狀”。除非我們的生理或心理永遠處於睡眠或死亡狀態。
我是家裡的獨生子,這純屬是個意外。依我爸爸媽媽的年紀,我至少應該有個弟弟或妹妹,或者哥哥和姐姐。
我媽說,一般象她那個年紀的女人都生有兩個孩子的。因為她結婚比別人晚了整整十年。等我出生的時候,她的女伴的孩子都快小學畢業了。而且,在我出生的前十年,“計劃生育”抓得不算是太緊。我媽三十五歲才生我。
所以每當我媽看著跟我一般大的別家的孩子有兄弟或姐妹成雙成對的樂呵著玩兒,而我一個人總被反鎖在家裡的時候,媽媽心裡就特別心疼,又特懊悔特自責。
我媽說,我幹嗎不十八或二十歲就結婚呢?
我說,那您就是違反了《婚姻法》了。
我媽會說,違反的又不止我一個。
就是,要不,我媽現在就不止一種身份了。我媽現在做了奶奶或姥姥了。我一本正經地說。心底下也頗替我媽感到遺憾。
我媽一直為這事兒耿耿於懷。她認為只生了我這麼一個孩子是她這輩子以來吃的最大的虧。下崗那樣的虧竟讓她排到第二位上了。
我媽心裡一直還惦著想要生個女兒。受她的影響,我常常在夢裡夢見我有個妹妹的情景。
幸好只有你一個孩子,多了可怎麼得了喲……這是我媽在我家的經濟發生危機的時候最深切的一種感觸。
其實,這種慶幸裡是帶著某種虛情假意的。我媽喜歡女孩。我六歲之前,她還給我留著一個長長的小辯子。而且,媽媽看到她的姐妹的女孩兒時,總是羨慕得不得了的說,看你,真有福氣,養了個貼心兒的……媽媽的姐妹倒是以為媽媽生下兒子才說這麼一句俏皮話。其實不然。
生兒生女,牆板上釘釘已成事實,懊悔了又能怎麼樣呢。
誰叫我不早些時候兒結婚呢?媽媽說。
我媽說,“我雖然結婚晚了些,但老天還算仁慈,沒狠心讓我再等幾年。”我媽倒是動了點真情說這番話的。
“再等幾年,你能生得出來?”我爸聽了,常常這樣取笑我媽。
女人三十三、四歲結第一次婚,可真是件叫人疑心的事兒。在七十年代,女子在這個歲數結婚多半讓人有些懷疑。比如腦子有問題呀、生理有缺陷呀,長相身材對不住觀眾呀,或是做女孩時讓人給強Jian了呀……那時代的男人,大都有Chu女情結。現在是有錢的男人才有資格擁有Chu女情結。
我媽媽恰恰相反,她是因為長得太漂亮太好看了才捱到這麼晚結婚的。她耽誤了婚期耽擱了給我生個妹妹,是因為把時間全都耗在精挑細選“精品”丈夫上去了。媽媽年輕時真的長得很漂亮,一雙大眼睛水靈靈的,面板光潔而粉嘟嘟的……漂亮的女孩因為有了漂亮做為資本,在選擇物件或配偶的時候格外小心謹慎,常常是實行“撒網捕撈”並擇優錄取的原則。彷彿不這樣的話,女人的漂亮就會被糟蹋,到最後連自已都覺得“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了”。可畢竟,女人的青春說沒就沒了,再漂亮再美的鮮花般的人兒,挑選男友和丈夫也是有限的,可惜我媽認識到這一點後已經來不及了。因為越往後挑,越是一個不如一個了。因而,總還是不免有些懊悔的。比如媽媽,先前就有幾個不曾看上眼的,結果這幾個看不上眼的都是有出息的,不是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