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向“道”這個路上去找。
打的什麼
那麼,所謂的“打七”是什麼意思呢?“打七”這個名詞,打是土話,沒有意思。打七就是七天用功。我們講慣了,就叫“打七”。好像打坐,有很多人跟我講最近“打”得很好。明明是坐得很好,硬是要講“打”得很好,不知道是打誰?這個“打”是虛字,但是一般人喜歡用虛字,就說“打”得很好。後來,我就把“打”和“坐”分開了。有些人愛打牌又學打坐,我就問:“你打得好?還是坐得好?”打是打牌,坐是打坐。你千萬不要說打得很好,我還以為你在打牌呢!打七就是拿七天來用功做功夫,號稱“剋期取證”。打七就是剋期取證。釋迦牟尼佛當年在菩提樹下,發誓若在七天之內不成道,不離此座。不成道的話,坐死算了。打七就是效法本師釋迦牟尼佛的這種精神。並不是來這裡好玩的,不是來這裡吃幾個素包,吃幾餐素菜的。在山下葷菜吃多了,哎呀!素菜很好吃,多吃幾碗飯。那不是打七,那是“大吃”也。
那麼,後來禪宗在什麼時候興起“打七”的呢?在中國唐、宋以後,禪宗流行。在禪宗的叢林制度下設有供修行的禪堂,大的禪堂比這個大悲殿還要大,可以容納幾百人;小的很小。經過幾十年打坐參禪,還不能悟道。因此,每年到了冬天最冷的時候,發動“打七”。在七天裡,晝夜不停的用功,捨身行道,非要找出一個東西來不可,這是禪宗打七的開始。
()
所以,打七是非常嚴肅、非常嚴重的事,並不是好玩的。而我們今天的打七呢?有些人對於佛法半個鐘頭都沒有學過。打坐呢?半個鐘頭都沒有坐過。打牌倒是有經驗,打是打過,坐是沒有坐過的。而我們今天要舉行“打七”,你看怎麼辦?
過去在大陸上打七,禪堂的建築是古式的,進去以後,使人的心理很安定,但是空氣不流通。一到了打七的時候,叢林裡所有的修行人都來參加。為了加緊用功,一天吃六七餐。這時候,不“過午不食”了。儘管吃,三餐之外,還有點心。吃了好用功。有些外面來的雲水僧聽到打七,趕緊擠進來。進來幹什麼?一天有七頓吃的,包子、饅頭、面。吃得打坐的時候,上面呃--打嗝,下面嘟--放屁,哎呀!那個禪堂坐了一兩百個人,上打嗝下放屁,那真是“五味俱全”(鬨堂大笑),腿痛得冷汗直流,也不敢動。到處都有拿著香板的監香,隨時走動。雖然不正式打你,也碰你一下。那真受不了。後來我不叫它打七,吃它“打氣”,氣死了的。老和尚拿著香板到處轉,七天裡難得跟你講些什麼。我這個打七,明天你們就知道了,我是在賣命的。禪堂裡的老和尚難得出來給你開示一下。他老人家高興,晚上出來坐在上面。“這個法門啊--誰是我啊--羚羊掛角無蹤跡,一任東風滿太虛。下座!”這就叫開示。我說這是打七嗎?這是氣死人的。這種教育會教育出人來,我不信。行香的時候,目不斜視,儘管走路,好幾枝香板一起打下來,哆--站住。那個聲音又不好聽。哦!你當心哦!明天我那個香板拿在手裡,你會害怕的哦!我絕不在地上拖一下,幹什麼嘛!沒有用。我是香板硬是打下來的哦!說不定就打在你們身上,不是有意打你的,這是說笑話。這是我當年看到的打七,我說這不是糟蹋人嗎!後來,我就瞭解了打七的這個法門太好了,七天下來,無論什麼人,多少總有點成就,有點心得。如果這樣的教育學教育不出人來,那還像話!不過,方法的確要改。尤其房子的建築要改。像我們的大悲殿,上面的窗子一開啟,你們再打嗝放屁,我也不怕了。但是,你們要注意哦!大悲殿裡有一萬尊菩薩,有時候要客氣一點啊!實在忍不住,菩薩慈悲絕不責怪,這個東西沒有辦法,這是生理問題,千萬不要像學道家的人,連屁都不敢放,怕放了屁,會把元氣漏了(鬨堂大笑)。有一個學密宗的,硬是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