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2/5 頁)
一,且水資源供給需求矛盾逐年加劇。據國家統計局資料,全國水資源總量由1997年的28124億立方米下降到2007年的24690億立方米,減少3434億立方米,年平均減少343�4億立方米。同期,全國總用水量由5566億立方米上升到5760億立方米,增加194億立方米,目前人均淡水佔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從水資源分佈看,我國水資源時空分佈不均衡,水土資源不匹配,呈現出區域性地多水少、地少水多的特點。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耕地僅佔全國的35%,而水資源佔有量卻高達81%;長江流域以北地區耕地雖佔全國的65%,水資源卻僅為全國的19%。受季風氣候影響,我國降水量年內分配不均勻,大部分地區年內連續4個月的降水量佔全年降水量的60%~80%。目前農業用水每年缺口達300億立方米,有一半以上耕地得不到灌溉。從水資源利用效率看,農業灌溉用水利用率僅為45%左右,只有國際先進水平的60%;非灌溉農田自然降水的利用率平均不到50%。根據國家水資源發展規劃,到2030年到我國農業用水需求量還將增加,但灌溉用水供給仍將保持在3600億立方米左右,農業用水供求缺口將進一步拉大,農業用水矛盾將更加突出。據專家分析,每年因乾旱損失糧食佔各種農業自然災害損失糧食的60%。
糧食生產發展面臨嚴重資源制約(2)
15�4隱藏在工業化、城鎮化中的“兩化”問題
推進工業化、城市化發展是世界經濟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是推動城鄉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的動力。推進我國工業化、城鎮化程序,應該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走中國特色的工業化、城鎮化道路。既要加快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又要推進農業現代化;既要提高工業化、城鎮化水平,又要加強農業資源保護;既要加快發展二、三產業,又要首先加快現代農業建設。
在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程序中,一些地方出現耕地用途非農化、農村產業非農化現象。這是加快現代農業建設,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面臨的一個突出問題。大中城市郊區地處城鄉結合部,是我國耕地損失最嚴重的地方。一些地方亂佔濫用耕地多發生在大中城市郊區,並由大中城市郊區逐步向外以至農區擴充套件,造成城郊地區耕地大幅減少,種植業、養殖業基本萎縮。
在大中城市郊區,有的地方放鬆耕地保護,耕地用途非農化傾向嚴重。有一個城郊村僅用10年左右時間,就把本村240公頃耕地全部佔用,建起了廠房和樓房,然後把廠房樓房租給企業。這個城郊村已經沒有農業生產,農民收入主要是用廠房樓房出租的辦法獲得的租金。現在隨著人口增加,出租廠房樓房的收入難以養活新增人口和增加收入,為此又開始謀劃“農民進樓工程”,欲把置換出來的農民宅基地用於換取租金或搞商業開發。還有一些地方試圖透過農轉非的方式,把農民宅基地納入城市建設用地,再用於招商開發。在一些城鄉結合部地區,亂佔濫用耕地和基本農田問題突出,導致耕地用途非農化,勢必影響國家糧食安全。
一些大中城市郊區發展經濟,盲目追求農村產業非農化,農業逐步被弱化問題突出。一些地方發展城郊經濟,不是加快農業發展,推進現代農業建設,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引資上專案上。有的城郊村莊以“耕地開發”等形式換取資金專案支援,發展農村企業,佔用大量耕地和基本農田。在調查中看到,現在不少城郊發展快的典型村鎮,相當多的都是以犧牲大量耕地來上專案,發展二、三產業。這些村鎮確實發展富裕了,但是耕地完全喪失了,成了沒有農業的“新企村”。有的城郊村用10年時間佔光全部耕地,有的城郊村用20年時間佔光全部耕地。有一個城郊村,從1986年辦加工業起步到2008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