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宣慰司(上)(第1/3 頁)
半年後。
密支那,南城。
南城分為兩條大街,將城區分成了四部,四部又有小街,分作四坊,軍營在西北、東南街區。
大致來說,東北街區是商業街,如今商業漸顯繁華。
西北街區是仍留在此地的工業區,加上倉庫,密支那上空的煙塵少了許多,淡了許多,但依舊繚繞。
西南區是住宅區,醫館、學校、南城縣衙所在,乃最為安靜之區。
東南區則是商業、工坊、軍校、軍營雜處,稍顯喧鬧。
虎米是從北城碼頭上來的,此時的碼頭已經擴建為一處長約一里,於拐彎處設有五處船坊,北面是商船泊所,南面是水師駐地的偌大地方,正中間則是往來南北城的渡船碼頭。
虎米就是從這裡下船的。
隨著一開始進入密支那的軍人、工匠們紛紛娶妻生子,加上不少雲南、北城的商人進駐,加之李來亨餘部家屬大軍的到來,時下的密支那南城已經是一座擁有四萬人口大城了。
與此同時,北城的人口規模卻在不斷減少,已由以前的萬餘戶銳減到如今的五千餘戶了。
北城,時下已經成了孟養宣慰司麾下專門從室內玉石加工、批發、零售以及少量鐵器、火藥發賣的城鎮了。
虎米跨上長約五十米的石階後,迎面就看到了北門城門樓,那上面掛著一口大鐘,自然是來自後世的自鳴鐘,城門樓上掛著一塊巨大的牌匾。
“臨江門”三個大字據說是出自張七的手筆,看起來十分工整,但稍顯拘謹了一些,這當然是來自後世張七為了討好上司不斷臨摹的成果。
虎米走到城門口,向看守城門計程車兵遞上了自己的身份證。
那是一種仿造於此時奏摺的文字,兩面是厚一些的褐色硬紙,裡面有正反四頁說明,第一頁是一張照片。
不錯,就是一張照片,顯然是張七的傑作。
然後就是身份編號,職業,籍貫等,其中有一張是可以隨時撕下來,又隨時填補上去的、帶有表格的內容。
那上面說明了你到過何處,有何證明的內容,相當於後世的簽證頁。
守城底層軍官顯然認識虎米,不過還是翻看了他的那一頁。
“掛上尉軍銜,經廣朗普宣撫司而來,前往密支那南城公幹,途徑其培長官司驛站歇息一晚”
其培長官司,獨龍江下游地方,其培河匯入獨龍江之地,而獨龍江就在附近不遠處匯入伊洛瓦底江。
軍官在那上面蓋了一個戳,上面有“永曆十七年六月三十日十二時入城”字樣,這樣可以變動日期的印章放眼天下顯然也只有密支那這裡獨一份。
虎米進城後信步往城中走去,這是一條南北走向的大街,街寬約三十米,走到中心還有約莫三里遠,虎米便信步逛起街來。
糧店、布莊、鹽店、鐵器鋪、成衣店、首飾店、山貨店、飯莊、客棧、茶鋪、文房四寶店、裁縫鋪、醫館、蔬菜鋪、肉鋪、魚鋪,應有盡有。
逛到接近中心位置時,迎面又是一座城中城,這自然就是張七所在的內城了,是由三座四進四合院合併而成,周長約莫兩裡,正中則是一座七層高的寶塔。
最中間那座四合院就是時任緬甸國副王、大明孟養宣慰司宣慰使、南詔王張七的居所,他佔據了二三進,第一進是他的一百親衛騎兵的居所以及馬廄所在,第四進則是一百步兵居所以及武庫、倉庫所在。
東面那座四合院是宣慰司、南詔王衙署所在,麾下文武百官辦公之所,以及招待貴客的高階旅館所在。
西邊那座則是五百親衛的居所以及大型倉庫、演武場、跑馬場所在。
人流、車流來到這裡後便只能繞彎了。
抵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