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裴寂之能(第1/2 頁)
此時此地出現佔領制高地的敵兵,毫無疑問必是那定楊軍!然裴寂卻是想不通,他早已派數十隊將士,夜以繼日地在“度索原”附近巡視,敵軍的大批軍隊是如何做到神不知、鬼不覺地攀爬至兩山頂峰,並藏匿身形的?
裴寂仰頭向後掃視,敵軍猛衝之時,喊殺聲同起,且身後濃塵滾滾,氣勢極盛,具體人數著實看不真切。然而,他很快便發現了:與浩大的聲勢相悖,敵方射出的箭矢,卻並非鋪天蓋地那般密集及排布有序。
須臾間,裴寂聯想到己方與敵方交戰後,獲取的敵軍情報:定楊軍中有近百名武功極強的高手。結合流矢的數量,他粗略判斷,能避開大唐眾巡邏將士的耳目,潛伏至度索原山頂之人,應當是敵軍那數十名高手!此山山頂似乎僅有四五十人,而那高處掀起的漫天塵土,想必是由於定楊將士的身上捆綁樹枝大葉,他們跑動俯衝時故意營造出“人多勢眾”的假象,以此迷亂唐軍之軍心。
裴寂看不清對面的山頭,但就著露出雲層的星月之光,以及隱約聽到的聲響,想必與此山情況相若。
裴寂所領之八千精銳,山底兩側共埋伏七千二百人,因黃伊榕之兵由西北而至,故南面伏兵五千,北面僅留兩千兩百將士。而登至兩山山腰,欲推石木阻截敵軍者,為八百兵,分佔兩山。雖說定楊王府來者皆為高手,且佔據制高優勢,然唐軍的佔山人數,八倍於定楊軍,雙方各有優劣利弊。
算一算時間,黃伊榕應該快趕到了。裴寂與黃伊榕同朝為官,他很清楚,這位大唐國定欽使黃小姐雖為女子,然武功高絕且足智多謀。她此時已受重傷,必不敵宋金剛,但她的身旁有“霍山派”掌門司徒遠,更有數十名武林高手相助。此等陣容,相信足以牽制那如同魔鬼降世般的宋金剛!
因定楊軍眾高手來了一招“黃雀在後”,故而唐軍吃了一個大大的暗虧。然裴寂推測:己方只需堅持一陣,待與黃伊榕兩軍會師,必能按原計策,全殲定楊軍!
裴寂的思緒在電光石火間飛轉,他這許多推斷,也不過只用了數息時間便已完成。此時此刻,山頂敵軍射出的箭羽,已達後排唐兵的背後。
裴寂當機立斷,右手軍旗揮舞,下令眾軍推下石木,轟砸山下路過的定楊軍隊,同時左手揚起另一面軍旗。距離這位宰相較近的幾名小將,見軍旗後立時依令點燃火把,不住地狂舞。裴寂手中軍旗的指令再度變換,隨軍旗而行動的,是二十名號兵吹響了號角。
埋伏在兩山山腰及山底的唐軍,事先早已領得將令:宰相所在之“左山”巨石滾木砸落聲響,“右山”即刻尾隨;火把揮舞,則表明有敵來犯,需列起陣型,加強防禦;號角聲起,則是“加速進攻及包抄”的帥令。
裴寂實在算不上是一個善用計謀、沉著應戰的將帥之才,但他貴為唐國宰相,自有其常人所不及的能力。此番他領了軍職,且連日來又與黃伊榕書信不斷地商討兩軍戰事,短時間內按原定計策大致地指揮一番,他還是做得到的。
在裴寂軍旗的指引下,執火把和吹號角的將卒,依令變換著手勢及聲調。
半山腰處推木石的唐軍,加快了推砸的動作,且後排唐兵支起盾牌抵擋飛矢,亦有弓箭手轉身與山上來敵對射。
對於山底兩側的伏兵,原計劃是:待定楊軍被亂石砸上一陣,死傷眾多、軍心大亂之時,再行出動。屆時,唐軍可如風捲殘雲一般,蕩平敵軍。然而,號角聲早早響起,足見“情況有變”。他們已顧不得這許多,紛紛從深山密林中殺將出來,直向那一萬定楊援兵執戟揮刀,砍殺而去。
一時間,重物落地聲、兵刃撞擊聲、吶喊嘶吼聲、負傷慘叫聲……迴盪於兩山之間。飛濺湧淌的血液,如夜色般濃稠。
裴寂不停地扭頭轉身,山上山下四下環顧,時刻關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