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證明之法(第1/3 頁)
李世民和身旁的黃伊榕交換了一個眼色,黃伊榕微微點頭。“啪啪啪”,她發出三聲清脆響亮的掌擊之聲。
“轟隆隆”!高壇應黃伊榕的掌聲發出一陣巨響,石木搭建的高壇緩緩地裂開四條縫隙。原先鋪陳於高壇之上的、如無縫天衣般的絨毯,此時卻正合時宜地依縫而斷,其撕裂的痕跡並未多一寸,亦未少一分。裂縫繞李黃二人所站高臺的東南西北四方而開,且越開越大,直裂至三尺方正大小後,倏然而止。壇下機關不住推動,四樽方形紅玉器皿原先隱於高壇之下,此時被頂上壇面,而後又逐漸上升,最後在與賞劍臺的琉璃圍欄同高時停止。壇下眾人在器皿浮上壇面時便清楚地看到,裡面所盛裝的乃是淡綠色的液體。
人群中議論紛紛,各自猜測著這唐王府究竟在故弄什麼玄虛?卻見李世民手中之劍忽而透出幾縷青光,光亮似是自內而外發出的,血紅色的劍身籠罩在若隱若現的淡青色光暈之中,蘊含著詭魅玄迷的氣息。
李世民放脫手中寶劍,長劍竟豎直地懸浮於半空之中,紅玉樽中的液體如漩渦般流動,自下而上倒流而起,交匯於空中的“龍瀛劍”,繞劍九轉之後,又回落樽中,如此迴圈往復。淡綠色的瀠液凝結為小臂粗細的水柱,猶如四條水龍,自四方暮然躍起,逆向交融於劍身,上下交替、週而復始。仿若蛟龍出海,遨遊天際,厭倦凡塵後又一頭扎進水中,片刻後又現身海面,再遊蒼穹。
此情此景讓壇下眾人均看直了眼。他們皆是見多識廣的一方英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是祖輩們傳下來的至理名言。如今水柱攀高倒流不算,龍瀛劍竟能懸於半空,久不下墜,亦是一件怪事。
“你們必是動用了內力!”人叢中一人高聲叫嚷。其餘之人聽罷連連點頭稱“是”。
李世民及黃伊榕相視一笑,他二人齊齊飛下琉璃臺,攤開雙手行至壇邊。此時李黃二人距賞劍臺已有二十餘丈,即便是內力高絕難測之人,亦不可能在眾目睽睽之下,裝假未用內力卻實際控制著身後二三十丈遠的長劍久懸、水柱倒流,且持續著“劍水相融、虛幻往復”之神奇景象。
李世民與黃伊榕之所以敢棄劍下臺,是因為高臺下有六十名強者守護著臺上的“龍瀛劍”。這六十名唐王府中千里挑一的高手,以某種大陣護在劍臺之下,高壇下的人倘若想動“歪心思”,一時半會是絕不可能得手的。
“諸位英雄好漢,本王與黃小姐已立於此處,諸位皆是心如明鏡之人,定然明白此種異象並非人為,乃是天命!”他手指高處的龍瀛假劍,慷慨激昂地提氣高呼:“此劍確是‘龍瀛’無疑!而我大唐,便是‘龍瀛’之主!”他刻意將內力提至十成,呼聲震得山間飛鳥躥起、枝葉搖動。
壇下之人面面相覷,各懷心思,不少人心中已有答案:李世民手中之劍,或許當真是那傳言“得劍便可得天下”的“龍瀛寶劍”!
郭旭揚坐在蒼夜的右面,他的餘光掃了掃周遭之人,在場除了唐王府中個別位高權重之人外,也只有他明瞭其中的因由。
幾天前,唐王府獲得了黃伊榕的師父所繪的龍瀛圖樣,便要求鑄劍大師段衍暔按圖制劍。然天下神兵,豈可能幾日煉成?雖說段衍暔極具純熟精深的鍛造技能,然要造出能瞞過天下人的天下第一劍,卻是萬萬做不到的。段衍暔多番努力,仍覺得與“神器”二字相去甚遠,只得無奈地向李世民告罪。
李世民亦是使劍的行家,他自然明瞭此事多有為難,故而並未責備這位段大師,只得召集同僚臣屬商議對策。黃伊榕當即想到那日在大夫王守魂家發生的奇蹟:藥舍中的池水與自己的“涅冰刀”相共鳴,水龍倒流繞刀不息,寶刀凌空而立且精光四射。此種以前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奇觀,若是加以利用,應能令觀劍者信服。
於是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