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生煎包(第1/3 頁)
《賣炭翁》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這首詩句是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所寫,講述的是一個賣炭翁的故事,也是木炭第一次在唐朝綻放其魅力,中華民族冬天燒木炭的習俗擁有上千年的歷史,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就利用木炭來取暖。
為什麼想到木炭?因為柳鶴想把後世的生煎包做出來,店裡只賣油條、豆漿、包子很容易讓人吃膩,如果有個生煎包那就完美了。
生煎包可是縱橫江南幾百年,也是後世杭州上海最著名的小吃,想要做生煎包就需要生煎鍋,宋朝自然是沒有生煎鍋的,普通的炒鍋可不行,生煎鍋必須是平底的,宋朝平底鍋也是沒有的。
柳鶴按照後世平底鍋的樣子,畫了一幅草圖,拿給鐵匠鋪的老闆看,要其按照畫的圖紙製作一個平底鍋出來,平底鍋的工藝倒是不難,就是中間一塊鐵板,四周鐵板凸起一點就可以了,有了這個平底鍋不僅能夠做生煎包還可以做煎餃。
除了做一個平底鍋之外柳鶴又拿出了一張草圖,草圖上畫著一個鐵桶,這其實是後世九十年代家裡燒煤的媒桶,上面可以放水壺燒水,也可以放個鍋燉湯,裡面就是放幾塊煤進去,當然宋朝是沒有煤的,但是有木炭,放木炭進去效果依然不錯。
有了木炭桶,上面放一個平底鍋,就可以做生煎包煎餃了。宋朝的匠人技術還是很高超的,兩天之後柳鶴就看到了已經做好的平底鍋和木炭桶。
拿著平底鍋柳鶴去找旁邊的木匠師傅,要求師傅幫平底鍋做一個小蓋子,有蓋子的話做生煎包的時候速度會更快。
拿著東西回到店裡的時候天色已經暗淡了,店裡也沒什麼客人了,楊碧月看著公子拿著這兩個奇怪的東西,很好奇上前看了看還是不知道這是做什麼用的,柳鶴跟她說道:“把店關了,去我家吃飯!”
去公子家吃飯是楊碧月母女最喜歡的事情了,想到又有好吃的,楊碧月自然是高興,跑著去後廚看著正在搞衛生的孃親說道:“娘,好了沒?公子讓我們去他家吃飯!”
彭氏看著楊碧月一臉高興的說道:“你這孩子,娘馬上就好!”
過了一會彭氏也把廚房衛生搞完了,三個人拎著東西朝柳鶴家走去。
到了家中之後柳鶴讓彭氏負責生火煮飯,讓楊碧月在身旁看著做生煎包,生煎包的做法其實和包子非常像,只是有些小細節上會不一樣。
生煎包好吃是因為其內部多汁,裡面湯汁越多生煎包就越好吃,生煎包的湯汁可以用豬皮凍新增其風味,柳鶴前一天晚上就把買回來的豬皮切成小塊,加入清水和少許鹽放在鍋中慢火煮了半個小時,放涼之後把豬皮凍盛在大碗中,過了一晚上結成凍了,現在沒有冰箱只能湊合著用。
柳鶴先把買的一斤麵粉倒入盆中,加入發酵酵母,再加入白糖,加適量水讓麵粉成面絮狀,接著把面絮狀的麵粉揉成麵糰,做到盆光、面光、手光,然後蓋在一塊溫水打溼的白布,讓其靜置發酵半個小時,由於現在是七月份的夏天,天氣日麵糰比較容易醒發。
楊碧月看到這裡很奇怪了,這明明是做包子的步驟嘛,公子還說做什麼生煎包,楊碧月一臉懵逼。
柳鶴把買好的豬肉,切了一半肥肉一半瘦肉,用刀剁碎,加入一點生薑,繼續剁碎成肉沫,肉沫剁好之後加入鹽、醬油、攪拌均勻,把早上買回來的香蔥切成碎末,和肉沫攪拌在一起,再加入昨晚弄好的豬皮凍繼續攪拌,攪拌均勻之後放在一旁備用。
做完餡料麵糰也發好了,柳鶴拿出醒發後的麵糰繼續揉麵,使麵糰裡面的氣體排出來,揉了十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