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意,想起這些年來他的照顧,終於忍不住低頭問道:“五叔,你要走了嗎?”
“是的,要去為你俞三叔報仇。”張翠山咬牙切齒地說道。
宋青書知道他這次下武當山去,再回來就要十年後了。而十年後……
他什麼都不能說。話到嘴邊轉了個彎,勉強笑道:“五叔,路上一定要保重。”
張翠山拍了拍他的頭,沒有在意這個小孩子複雜的目光,轉身離去。
作者有話要說:這章倚天屠龍功的學成過程引自原著,不好意思,鞠躬……
以下地方引自原著:【順著他手指的走勢看去,但看第一字是個“武”字,第二個寫了個“林”字,一路寫下來,共是二十四字,正是適才提到過的那幾句話:“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
只見他寫了一遍又是一遍,那二十四個字翻來覆去的書寫,筆劃越來越長,手勢卻越來越慢,到後來縱橫開闔,宛如施展拳腳一般。
這二十四個字中共有兩個“不”字,兩個“天”字,但兩字寫來形同而意不同,氣似而神不似,變化之妙,又是另具一功。
這一套拳法,張三丰一遍又一遍的翻覆演展,足足打了兩個多時辰,待到月湧中天,他長嘯一聲,右掌直劃下來,當真是星劍光芒,如矢應機,霆不暇發,電不及飛,這一直乃是“鋒”字的最後一筆。】
第三章 武當
那日張翠山去後,宋青書便沉心練武,他就算是擔憂這個擔憂那個,也無力解決任何事。
自從武當俞三俠重傷之後,武當六俠紛紛下山,如今在武當山上,竟由張三丰重新主事。這是這些年間從未有過的事情,張三丰這日替俞岱巖打通經脈續命,看著徒兒一日日萎靡下去,卻束手無策,不禁悽然,想不到自己威震武林數十載,臨到九十之年,心愛的弟子竟遭此不幸。
俞岱巖深知師傅神傷全因自己而起,但他卻連說話的力氣都欠奉,只得面如死灰,閉上眼睛假寐。
張三丰吩咐道童好生照顧,自己則需要到紫霄宮料理山中諸事。本來這些瑣事都是宋遠橋平日管理,如今他遠去少林,張三丰只得重新挑起重擔。他轉過迴廊,卻發現一個半大點的小孩童,打著一套拳法,虎虎生風,一時看得他雙目一亮。
“太師傅。”宋青書正糾結著“龍”字訣的套路,眼角瞟見一個皺皺巴巴的道袍,知道這武當上下穿得不拘小節的就只有他太師傅了,連忙收起拳腳,規規矩矩地行了個禮。
“青書,你這套拳法,可是倚天屠龍功?”張三丰笑呵呵地問道。本來宋青書是武當第三代的首徒,但一是年紀尚輕,二是張三丰有些看不慣他木訥的性子,這幾年來也沒怎麼注意到他。剛才看他打的那一套拳法,雖然沒有按照他當日的套路,但隱隱融會貫通,引出另一片新天地。
“回太師傅,青書那晚所記下來的招式不多,很多字也是回去查了才知曉,剛剛那是憑著記憶胡亂打的。”宋青書斟酌著詞句,慢慢地說著。渾然不覺他那只有四歲的童音說著這般話多麼的不協調。
張三丰搖了搖頭,但卻並非不滿他的拳法,而是不滿他大徒弟宋遠橋的教子方法。張三丰本就是跳脫世俗之人,武功更是需要推陳出新,這小娃子年紀這麼小就如此迂腐,他甚為不喜。不過轉念一想,這孩子今年才四歲,正是習武的大好年紀,光憑一晚的眼力,就能變換出如此拳法,可見資質聰穎。張三丰想著想著,便動了指教的念頭。
近年來張三丰極少顯示武功,殷梨亭和莫聲谷兩個小弟子的功夫大都是宋遠橋和俞蓮舟代授,因此張翠山雖是他的第五名弟子,其實已是他親授武功的關門弟子。近日因俞岱巖重傷,張三丰嘴上雖然不說,但心裡卻是莫大的悲痛。想自己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