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頁)
趙國將士的生命,以至整個趙國由盛轉衰最終滅亡的罪責,都推到了趙括身上。趙國無人為上將軍趙括立傳,司馬老先生的史記也略過了趙括,後人跟是給了他個代名成語,叫做“紙上談兵”。歷史何其無情,命運何其無情,後人在頻頻嘲笑趙括罵其孬種,引經據典借古諷今的時候,可曾真正察悉這段歷史?
(一)長平大決之起因;
秦軍取韓國野王,隔斷韓國上黨郡與韓國本土的通路,困上黨,上黨郡郡首馮亭與韓王商議後決定獻上黨於趙,結成韓趙同盟,共抗強秦。
在此不得不先論趙國是否該收下上黨。上黨本是富饒之地乃韓國六大糧倉之一,趙國有東上黨郡,如果得此西上黨,則可在趙國西面築起一道防線,又能得韓國之結盟,戰國之勢,國力強勁以國民數量和地域廣袤為準,得一上黨郡,得50萬百姓,其獲利幾多,趙王心中自有計較。
而因此開罪於秦,我以為,秦國當時不斷蠶食山東諸國,取魏國河東之地,逼死楚王,並挾楚國太子為質換取千里楚地,又攻韓國,拔野王,燕國因樂毅撫養幼年秦昭王而與秦交好,又是北方荒蠻之地,故爾倖免。
秦對六國蠶食至此,唯對趙國不敢動,是其真不敢動?非也,它在積攢實力,拓得一地,修養生息數載,和趙國一場死戰是在所難免的。
趙國不滅,山東諸國都敢抗秦,趙國一滅,山東六國盡滅矣。這也是為什麼範睢定國策為遠交近攻和後來秦始皇非要先滅趙國不可的原因所在。經常有人借趙國受上黨中韓國移禍之計來說孝成王是庸才,實在是有失偏頗,實在是典型的國人思維,只知避禍。
因此,秦趙早晚要一決高下,而拖下去對趙有利還是對秦有利?秦國自商秧變法以來已逾百年餘,又有巴蜀做糧倉,不斷蠶食六國之地。
每過一年,秦國國力就強勁一年。
長平之戰前;秦北有胡宛之利,南有巴蜀之饒,東控潼關之險,獎勵耕戰,故戰爭經濟十分雄厚,各種戰略物資的儲備非常充足。且水利發達,常以水道運送軍需。
而觀趙國,趙武靈王自胡服騎射以來軍事實力大增,然而趙國後來經歷了沙丘宮變,趙惠王一直沒有時機推行趙國的二次變法。因此趙國的經濟在七國之中只能算中游,與魏韓相當,比燕齊稍強(齊國經歷了樂毅滅齊之戰後)。可以這麼說,秦國的經濟實力當5到6倍於趙國,而軍力比趙國稍強。
(二)長平大決之點將;
(1)廉頗,對於老廉頗,大家一直都心存敬佩,我也是。廉頗的確是個老將,沉穩持重,無懈可擊。廉頗高壘防守,以抵制秦國的進攻。這裡不得不提下白起之為人,白起是戰國之世最傑出的將領不假,白起是無一敗績的常勝將軍不假,然而其中我們不得不看到白起打仗,是不打無把握之仗的,他打仗挑著打,這也是他最後身死的原因。
古人歷來重名聲,看重自己在歷史上被寄予的地位超過金錢甚至自己的生命。為何廉頗三年高壘防守,白起卻不為將?在下私以為,即使白起為將,廉頗死守,白起亦不能勝也。然而白起不為將也可以將之看作是一種戰略運用,那就是,秦國要拖垮趙國。(而在往後秦國兩次攻邯鄲,以及六國四十萬大軍攻秦時,白起為何不肯出戰,這裡面就耐人尋味了,
白起當時坑殺趙國四十萬軍馬後,就想趁秦軍的銳氣未盡之前,揮師攻打趙國首都邯鄲,卻被秦昭王召回,白起非常不滿,將相失和,從此稱病不已,堅決拒絕秦王的命令,也因此而亡。
白起病癒,秦王欲以白起為將攻邯鄲,白起堅決拒絕秦王的命令,他對昭王說:“邯鄲實非易攻,且諸侯若援救,發兵一日即到。諸侯怨秦已久,今秦雖破趙軍於長平,但傷亡者過半,國內空虛。我軍遠隔河山爭別人的國都,若趙國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