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5 頁)
錯誤。錯誤一,不知道兵不是越多越好;錯誤二,駐紮在戲水太長時間,給秦軍準備應戰的空當,錯失戰機。
而章邯,從他提出用死囚組織軍隊抵抗楚軍,這個貌似荒誕,實則高明的策略來看,此人是真的熟通兵書。加之他能根據具體情況靈活變通,改良了勾踐始創的死囚對陣法,可見章邯絕對不是書呆子,甚至可以說他是個軍事天才。
結果:章邯二勝!
第三局,不好意思,第三局不用比了。此為三局兩勝制。
最終結果:還沒開打,高下已判。章邯是雲,周文為泥!
五個工具,用了四個。還剩最後一個“法”,這個一般意義上被理解成軍隊的體制,各級將卒的管理。這些都沒錯,但“法”還包括另一個對戰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軍需物資的掌管(糧草、武器)。
先看軍隊體制,將卒的管理。對於領兵打仗這份工作,周文和章邯都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完全沒經驗啊。人們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都喜歡用“循舊例”的方式來找個參照依瓢畫葫蘆。周文循的是昔日楚將項燕的舊例(曾在項燕軍中混過);章邯循的則是秦國大將白起的舊例。
從項燕兵敗被白起所殺這個事實來看,這兩隻瓢相差的就很多,畫出的兩隻葫蘆,咱也就不多說了。
糧食問題前面說了不再重複,我們重點來看“法”中的武器問題。
嬴政在統一六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秦帝國後,就立刻做了一件事“銷天下之兵,鑄以為金人十二”。
要不然怎麼說陳勝吳廣是“揭竿而起”而不是“揭槍而起”呢,沒鐵製武器啊!能用的只有木棒及少量鋤頭農具。怎麼又說連鋤頭都是少量的,這也沒辦法,嬴政就怕人反他,連農具上的那一點點鐵都是被管制的。
秦帝國有項很奇特的法令(由商鞅始創,其本意雖是發展農業,但也有防人造反的意圖),政府負責管制農具和耕牛,百姓只能借用不得擁有。
在當時的秦朝大地上,人們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天亮了,農民要耕田就去相關地方官員那裡登記借用鋤頭。天黑了,農民要下班了又去相關地方官員那裡銷賬歸還鋤頭。如果官員回收農具時發現鐵製鋤頭的頭有些損壞,該官員還得專門將損毀細節記錄在案,之後定期交由上頭稽核。
就是在這種種原因下,楚軍的武器裝備實在是又夠湊合的。而秦軍那邊可都是真刀真槍(全鐵製造)。試想,拿著這樣質量上天差地別武器的兩位,在戰場上打起來,掛的會是哪個。
話已經說到這份上,周占卜師敗得還真不冤枉,死也該死得瞑目。
而周文部潰不成軍的事實也證明,陳勝你當不了軍事統帥,請放棄吧。
至於章邯,戲之戰後你將踏上更遙遠的征途,你的身份將成功地從“少府”變為為後世人們所謹記的“秦末大將”!
附,戲之戰全程流水賬:
章邯率領的秦軍與周文率領的楚軍在陝西臨潼西對陣,楚軍潰敗。周文領敗軍逃出函谷關,在曹陽駐留了兩三個月。章邯追來,再次打敗楚軍。周文攜殘軍再逃到澠池,駐留了十幾天。章邯又來追擊,周文慘敗自殺。楚軍殘軍多被殺,剩餘被俘。
第七章 將在外
武臣部隊順利抵達邯鄲。恰好傳來周文楚軍大敗的訊息。
張耳陳餘敏銳地覺察到天下形勢又將有新的變動,對於陳勝吳廣的前景,這兩人早在離開陳地前就下過斷言,農民就是農民,難成大勢。
而事態的發展更加證實了張陳二人的先見之明。
——陳勝這個人器小。不瞻大局。
苟富貴即相忘
陳農民以前在田間勞作的時候,曾對一群兄弟說過:苟富貴勿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