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5 頁)
鍾後的世界》描寫主角突然掉進另一個次元的日本,那個日本在二戰中並未投降,在日本國土上發生了慘烈的戰爭,不僅領土被嚴重割據,戰爭、屠殺、疾病和饑荒接踵而來,最後日本只剩下二十六萬人口。
1975年越戰結束,次年村上龍獲得芥川獎正式成名。日本學生運動也已慢慢偃旗息鼓,反戰青年們經歷了六十年代的狂歡,七十年代的經濟騰飛,八十年代的泡沫經濟,九十年代的泡沫崩潰,最終和所有人一樣,進入了不惑之年。面對這樣一個最好又最壞的時代,村上龍依然沒有停止青年時代的追求:對社會現象的批判和揭露。在短篇集《到處存在的場所 到處不存在的我》中,村上龍認為,在閉塞感越來越強的日本社會,“出國”或許正是殘留的少數希望之一也不一定。“我試圖將類似希望的東西寫進這些短篇裡。所謂希望,是一種未來會比現在更好的想法。過去,走在現代化路途上的日本雖然貧窮,但就是有希望。”曾經寫下“這個國家亂七八糟什麼都有,就是沒有希望”的村上龍,依然沒有放棄思考“希望”。
如今全球經濟危機,面對失業的壓力,每一個受到波及的人,如何才能找到希望?賴以為生的工作丟失了,人生的價值何去何從呢?村上龍說:“對於現代化背後那些遭歧視的人,被拋棄的人,被壓垮的人,或是抗拒現代化的人,面對後現代的當下,已經不需要這種手法和這種主題的小說了。每一個社會人擁有的不是社會的希望,而是別人無法共用的,只屬於個人的希望。”
這就是多面的村上龍,一個不斷進步的旗手
享受淋浴般的小說閱讀感受
'導語'
村上龍曾說,要讓讀者像享受淋浴那樣舒暢自如地享受他小說的閱讀*,這是他的寫作目標。村上龍衝擊性地出道至今已有二十餘年,自選集出版時篇篇精挑細選,讀者閱後都讚不絕口。村上先生更是不斷嘗試新穎題材挑戰多樣領域,最近又推出以金融經濟為核心概念的網路雜誌《Japan Mail Media(簡稱JMM)》。他舉行讀者見面交流會、個人攝影展,並投身於電影製作等等,用各種活動表達自己深邃多變的內心世界。
命名村上龍(2)
村上龍作品的多樣性價值引發我們的關注。
《郵遞員》是村上龍在2003年時出版的繪本,並構成了坂本龍一的綜合藝術創作《LIFE》系列中的一部分。
《郵遞員》這部作品的靈感是由日本著名作曲家坂本龍一先生的綜合創作引發的。坂本龍一先生設想了一個歌劇主題《LIFE》,並邀請我與其他藝術家一起參與討論演繹形式。《郵遞員》的構想就是我在參加《LIFE》某個討論會時突然產生的,不知怎麼的,腦海裡就突然浮現出“未送達的信件——即死亡郵件”這個想法。我不顧當時討論的情況而陷入自我沉思之中,把這一主題提出後聽者評價還不錯,接著就被採用了。《LIFE》是非故事性的,集結音樂、歌曲、舞蹈和影像混合而成的實驗性藝術作品。在那樣的歌劇基礎上創作文學作品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我非常驚奇自己能那麼快就完成。和坂本龍一先生交換MAIL通訊整整有兩年時間,通訊過程中,他想表達的《LIFE》的真正涵義我想我能充分領會,並在《郵遞員》中傾力闡述了。
一切也可能源於我對郵遞員的理解,郵遞員就是為人們送信的人,是和遠距離溝通有著密切關係的人,這也是平常人對郵遞員的理解吧。我從沒有考慮過應該怎樣啟發讀者,我在創作時會把他們想象成是跟自己沒有兩樣的人。作家在創作的同時也就是最初的讀者。
小說非常短小,就好像微型小說或是詩歌一樣,我更想叫它“特殊之文”。
《郵遞員》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講述了從古至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