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頁)
秦觀(1049…1100),字少遊,一字太虛,高郵人,蘇門四子之一,是蘇軾最得意的弟子。其詞清雅婉致,含蓄纖麗。
中國的古典詩詞本來規矩就多,平仄對仗拗怒音律,讓人眼花繚亂,頭大如鬥。這其實也無可厚非,因為這就是當時寫詩詞的規矩。古時詞是用來唱的,不這麼寫唱出來不甚動聽,不動聽自然就不能流傳四方。而精通音律的周大才子決心在〃唱〃上要更勝人一籌。的確,他做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周邦彥追求在字詞的語調平仄和音樂的音色達到完美和諧,因此在選字上極為苛刻嚴格;在詞的意境和音樂表現的意境上也力求統一一致,故而在選材和表達上也要小心謹慎。但是用心如此之細,苛求如此之嚴,再要追求通暢流麗,意境深遠,幾乎已經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戴著如此沉重的鐐銬跳舞,也只有周邦彥才舞出了優美的舞姿。就算如此,他的詞雖然工巧瑰麗,還是有人批過於雕琢,有〃意趣不高〃之嫌。
周邦彥自創曲調很多,但是今天看來,他的詞中膾炙人口廣為流傳的佳句不算多,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的字句遠不如其他詞人那樣通順流暢,琅琅上口。老王說他〃創意之才少〃,是說他用力多在字詞音律,而不在開拓新的意境。比較一下週、秦、歐三人寫雨之詞:
〃雨過殘紅溼未飛,疏籬一帶透斜暉。〃(周邦彥《浣溪沙》)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秦觀《浣溪沙》)
〃笙歌散盡遊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攏,雙燕歸來細雨中。〃(歐陽修《採桑子》)
細細品之,比之秦詞之纖麗,歐詞之深婉,周詞境界稍顯凝厚。美成之詞別有深致,但終歸不如那些讀起來通順上口、景緻如在眼前的句子更容易打動人的心靈。
還好老周也有〃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這樣的句子,要不然一世文采都埋沒在音律之中去了。但千載之下,我們是否也會懷念那種永遠都無法再現的、詞樂如水乳般交融的境界呢?
人間詞話之九
【詞最忌用替代字。美成《解語花》之〃桂華流瓦〃境界極妙,惜以〃桂華〃二字代替〃月〃耳。夢窗以下則用代字更多。其所以然者,非意不足,則語不妙也。蓋語妙則不必代,意足則不暇代。此少遊之〃小樓連苑〃、〃秀轂雕鞍〃所以為東坡所譏也。】
中國古代的文人向來都有典故痴迷症,所謂〃不學詩,無以言〃,經史子集是很多人的命根子,恨不得能倒背如流。但是典故也要用的是地方,用得太多太濫就完全失去了詩的本真。老王在這一點上無疑是清醒和正確的,過多的用典故來代替原字,難免會流於雕琢堆砌,甚至晦澀難明。〃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明白了這個道理,再看看〃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間〃等詞句,或隨意揮灑,或直抒胸臆,所用字詞淺近易懂,近似白話。但這樣的句子,流傳千古,至今頌之依然滿口餘香。反觀那些堆砌典故之詞,不僅讀來拗口生澀,而且失去了詩詞原應有的審美價值。老王在這裡點名批評吳文英,但其實他的詞也並非一味零亂堆砌,而是有他自己的藝術風格,後面我們會講到。
看看老王所舉的周邦彥的《解語花》和秦觀的《水龍吟》。
解語花·上元 周邦彥
風銷絳蠟,露浥紅蓮,花市光相射。桂華流瓦。纖雲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纖腰一把。簫鼓喧、人影參差,滿路飄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門如晝,嬉笑遊冶。鈿車羅帕。相逢處,自有暗塵隨馬。年光是也。唯只見、舊情衰謝。清漏移,飛蓋歸來,從舞休歌罷。
水龍吟秦觀
小樓連苑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