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走進八零(第1/4 頁)
“歡迎來到八零年代。”
曾幾何時,何雨柱還記得,後世在刷短影片的時候,有過一段時間,短影片裡都是配著“歡迎來到八零年代”在變裝的影片。
可能,那些Up主力,沒有幾個是經歷過80年代的人。
大多數可能是為了流量,而在跟風。
而現在,何雨柱卻是實打實的在經歷這些。
說真的,沒有一點扒瞎的意思。
剛進到80年,何雨柱就能明顯的感覺到了大街上那獨屬於8、90年代特有的“活潑感”。
老式的播放式收音機,一個差不多得有50厘米長,20厘米高的磁帶收音機,別看這玩意現在的價格,差不多能趕上一個普通工人一年工資還帶拐彎。
可是,現在的大街上,已經有不少小年輕的去扛著這東西在四處的“炫耀”。
牛仔褲,花襯衫,蛤蟆鏡,已然成了這些人的標配。
甚至,在高階點的,頭上,還能戴個髮帶,腳上,再穿一雙也不知道是正版的,還是剛興起的“外貿回流”,又或者是“山寨品”的大頭皮鞋。
可以說,在他們這些人的眼裡,這,就叫做時尚。
這要是誰再會唱幾句77年發行的鄧麗君女士的《月亮代表我的心》。
又或者是唱幾句剛發行不久,也就是79年的3月份,沈雁女士唱的《踏浪》。
那,回頭率,得老高了。
至於說高階點的,就得說再放著林子祥先生髮行於79年的1月1號的《成吉思汗》的同時,再扭幾下了。
不說別的,被圍成一個圈,然後聽取“哇”聲一片,還是能做到的。
當然了,因為已經改開2年了。
從粵、閩那邊進入到內地的港臺流行歌曲,肯定不止這些。
像什麼《甜蜜蜜》啊、《小城故事》啊、《橄欖樹》啊,這些,還是能起到一樣的作用的。
哦,對了。
還有能做到各個地區的灑水車一致播放的《蘭花草》,也在今年,進來了。
按照我們的道家的思想,世界萬物,都是分陰陽的。
換句話解釋,也可以理解為事情有好,就得有壞。
說實話,何雨柱有時候,也弄不懂現在這些算是跟後世何雨柱父親一輩的人的想法。
你說,現在,都放開了,乾點什麼都掙錢,為啥,還有成天的遊手好閒的去拉幫結夥的鬧到了打架鬥毆的呢?
乾點什麼都掙錢,這可不是瞎說的。
就不拿何雨柱現在同事的孩子,和何雨柱現在住的大院裡的年輕人舉例了。
畢竟他們有點資源,不能當成資料。
咱們就說四合院那邊的南鑼鼓巷的少年們吧。
有的,家裡當爹的或者當媽的,有工作。
為了孩子,能一咬牙,一跺腳,辦了個退職,然後“以老換少”的給孩子換了個工作。
可是,有的,家裡不止一個,或者說當爹的和當媽的,都沒有工作啊。
那,其餘的孩子,咋滴,不活了啊?
不還得為了生活,去尋找出路麼?
而這部分人,有的,能吃苦,弄了的小三輪去拉客或者拉貨。
別瞧不起“新板兒爺兒”。
他們,一天不少掙。
有的時候,一個月的掙的錢,比工人的40出頭的工資還要高呢。
還有一部分,不打算吃這苦,而是選擇了吃別的苦。
就比如,日夜奔波的去南方,隨便帶點什麼回來,賣個十幾倍,不成問題。
別不信,這是真的。
就比如,煙,都知道吧。
那背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