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高建國的雙胞胎女兒(第1/4 頁)
漢東省在夏國是屬於富裕的省份,但在這個年代,夏國再富裕的省份,其實也沒有那麼的富裕。
窮人中間稍微找一個不窮的,那個不窮的其實也很窮。
比如,漢東省的金山縣,就窮的蕩氣迴腸。
就算是漢東省的首府京州市,也不只有相對繁華的城市地區,還有大量相對落後的農村地區,這些落後地區的村民,有些一輩子都沒有離開過村子。
和這些從未走出過農村,完全不知道外面世界怎麼樣的人相比,現年55歲的高建國,是幸運的。
高建國走出過漁村,他18歲入伍,打過對三反擊戰,退伍後被分配在了興華鐵工廠。
興華鐵工廠是京州工程集團的前身之一。
10年前,當時京州市的市長趙立春藉著改開的春風,整合了包括興華鐵工廠在內的省內外的多家機械製造工廠,成立了京州工程機械集團。
當時的京工是國內首家工程機械製造的大型集團國企,是夏國工程機械產業的奠基者、開創者和引領者。
那幾年,京工確實是風光無限,京工集團哪怕是在現在,也堪稱國內工程機械製造的天花板。
京工集團既然這麼優質,為什麼突然就爆炸了呢?
這就不得不提政務院今年一直提的三角債。
在改開的大潮中,京工集團製造的機器根本不愁賣,不知道多少民企排隊要買。
但京工集團卻不能賣,京工作為一家特殊的國有企業,需要優先滿足那些國企的訂單。
然而,現在國企的效益很低,大部分國企都沒錢,大部分國企靠借債度日,國家養著。
這樣的企業,會有錢買機器?當然是賒賬,但這樣的企業,他會還錢嗎?
而且,這些賒賬的國企也有話說,他們製造的產品賣給下游的國企,同樣也被欠債,賒賬,我把這些賬單給你京工集團抵債,你去催吧。
等京工去催了,神奇的發現,這些國企,居然是自己的債主,自己製造工程機械所買的原料也是賒賬的。
這就很神奇了。
這些國企和國企之間,就形成了猶如三角關係一樣的複雜債務關係。
你欠我的錢,他又欠你的錢,我又欠他的錢。
所以,到底誰欠誰的錢?
誰又先還誰的錢?
最後,這錢到底又到哪裡去了?
這就是三角債,彼此之間互相拖欠,簡直無解。
垃圾國企死有餘辜,哭的是京工集團這樣的優質國企。
1988年,京工成立那年,全國三角債總額才300億,那時京工作為高階製造業企業當然風光。
趙市長也因為此升官成了趙副省長。
1991年,全國三角債總額飆升到了3000億,京工開始困難。
到1995年,全國三角債總額達到了恐怖的5000億。
1995年全國Gdp也才6萬億,相當於國家創造的財富有十分之一是虛的,拿不到錢,是欠條。
雪上加霜的是,隨著招商引資,外商的進入,國內國企眼界開闊了,看不上製造業的辛苦錢,都看上了金融的輕鬆錢。
“股票熱”、“期貨熱”亦迅速興起,許多公司貸款炒股、炒期貨。
加之產品質量沒有較大改善,在西方產品衝擊下,一向貿易順差的夏國,在1993年居然還出現了貿易逆差。
這直接導致了三角債的新一輪膨脹,並在1997年“金融風暴”下造成了嚴重的虧損。
現在是1998年,國企的三角債已經不能當做不存在,已經到了不解決就要拖累整個夏國原地爆炸的程度。
於是,有了政務